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非梧不栖百度 > 第2部分(第2页)

第2部分(第2页)

新托福的口语和写作,我是交叉着准备的,因为这两个模块的问题实在很相近。在广泛地参阅了手上所有的托福书后,我将一些重复频率很高的问题列了出来,坚持每两天至少写一篇。写的时候我们注意联想自己的生活经历感受中有什么是可以一材百用的,用个本子简单记下来。这点同语文作文颇有异曲同工之妙。至于英语口语,其实就是把脑海中的思想表达出来并注意把握好时间。我练习英语口语和英语写作时的做法是:通过写作积累素材,通过计时训练把握说话技巧,通过听自己的录音纠正一些发音错误。可能是因为同外国人交流得较多,从未觉得难以开口,遇到题目总有话说,练习只是帮我说得更有条理罢了。

英语学习是长期坚持的过程,正因为我们不在英文环境中,所以更要持之以恒。当读英语成为一种习惯时,你就会觉得一天不读英语,人生都不完整。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与星空相约

——记华附博冠天文社国庆节于万顷沙天文观测活动

天黑前调试天文望远镜

披衣从帐篷中出来,凌晨4点的秋风掠去了我迷蒙的睡意。天空是墨蓝的,路灯的橙黄抹亮了东方的天空,面前的草地上,冯彦斌在专注地调着望远镜,张思聪在椅子上就着红光看博冠的旋转星图,黄晓铨则站在张思聪身边仰头望天。

夜风带着凉意,驱散了水塘上方的水汽,看到的星空比10点多时更加璀璨。飞马座大四边形还未退下,仍在西边天空熠熠生辉。漫天星斗中最夺人眼目的莫过于天狼星巨弧了。天狼星,南河三,双子座的北河二,北河三还有御夫座的五车二,这5颗亮星组成一条优美的弧线点缀辽阔的夜空。梅西叶M45即金牛座昴星团中的几点亮星依稀可辨,像极了一个虚无缥缈的梦。

冯彦斌此时将折返式望远镜对准了猎户座大星云,编号M42的深空天体,位于猎户腰带上的那把宝剑旁边。有心人天不负,他终于成功对准了M42。从望远镜中看去,只能看到几点疏星和一团模糊弥漫的光晕,却见不到书上彩图中那一圈绚丽的玫瑰红。但我们依然十分欢欣鼓舞,因为要将望远镜对准天上的一处是很难的。往往当你看准了一处夜空后想用望远镜对准它,可是望远镜的目镜中呈现的是截然不同的星空,因为它看得太深入、太清楚,反而容易让人迷失在那一片星光里。

思绪飞向远古,我们的先人就是用那一双双眼守望天穹,然后为一个个假想的星座编写动人的传说。但肉眼给我们的只是感性的认知,唯有现代科技给我们以理性的真实。从布鲁诺到哥白尼,从开普勒到霍金,天文学在这些伟大科学家们夜复一夜的坚持中逐渐发展、成熟,带给我们太空的秘密。

从上古走来的星光,静默地俯瞰着沧海桑田,仿佛要把古老的传说洒遍大地的每一处角落。

博冠天文社,我们与星空相约。

[后记:这篇文章是在2008年9月30日万顷沙天文观测活动后,为学校博冠天文社的社刊写的活动感言。华师附中“博冠”天文社于2008年6月23日由广州博冠企业有限公司赞助成立,目前已拥有八台天文望远镜和一系列的天文设备。社团旨在通过组织高质量的天文活动(如观测、讲座等),在校内进一步普及天文知识,让同学们充分领略浩瀚星空的美丽。冯彦斌是第一任社长。这次国庆观测活动是我们这群天文社创始人为给天文社日后的活动寻找观测基地而进行的踩点活动。当天我们在晚餐过后就开始观星,几乎彻夜未眠。

莫让“读书时间”成为“记忆”

前两年,央视的一个节目“读书时间”因为收视率持续走低,迫于形势而将其更换为“记忆”。透过央视的无奈之举,我们看到了那份不能承受的现实之痛。

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精神空气。生理的呼吸,只能满足人类作为自然的产物的最基本生理需求。然而,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我们还要精神的呼吸,也因为这个,生存变成了生活,我们才得以“诗意地栖居”在这个蔚蓝的星球。

“书似青山常乱叠,灯如红豆最相思。”月凉如水的夜晚,一灯如豆,不妨捧起一本唐诗宋词,沿那*古道溯流而上;折一枝渭城朝雨的绿柳,感受甘若清泉的友谊;听一曲大江东去的浩歌,触摸那颗怀才不遇的孤傲的心;登一座高楼,体味“误几回,天际识归舟”的怨妇之伤。在唐风宋雨中精神呼吸,我们体味到了人生百感。

“千红一窟,万艳同杯。”若我们走近红楼,去看那群芳如何红楼一梦历尽一个王朝的兴衰。封建礼教压抑了她们的灵秀,扼杀了她们的幸福。而雪芹先生“增删五次,披阅十载”的矢志不渝亦让我们感动于那一颗火烈的赤子之心。在《红楼梦》中精神呼吸,我们深感革故鼎新的必要与迫切,我们亦被雪芹先生不为繁华所动,为完成这部千古奇书而安贫乐道的精神所感动。

《悲惨世界》中冉·阿让的凄苦一生,《飘》中女主人公郝思嘉顽强坚毅的品质,《鲁宾逊漂流记》中所展现的那种与天斗、与地斗的属于大写的人的生命雄风,无一不给我们以深深的触动。也许,是在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之后,我们开始思考苦难与幸福的关系;也许,是在看过《永别了,武器》之后,我们开始审视战争与和平。书给我们的启示是珍贵的,也是无尽的,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如是说。然而, 现在城市中快速的生活节奏让人难以再静心品味和呼吸书中那缕淡雅的芬芳。有调查表明,目前我国人均阅读量不到每年5本,而世上最优秀的民族犹太人是每人每年60本。当“读书时间”真的成为“记忆”,当人们不再进行精神的呼吸而只沉溺于物质的享受,那么这个国家民族,就会如失根的兰花,寂寞凋零于时代的洪流。

唯愿埋首于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人们,能在心中固守一份澄澈,留下那一方净土去享受精神的呼吸,为自己封藏一份珍贵的感动。

莫让“读书时间”成为“记忆”。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