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质,本源之上的缺憾,法则不全。
一处空间,除了要能够容纳万物之外,任由万物自然生长以外,更要有先天道韵作为本源,滋养演化。这方小千世界本就是佛门二圣以红孩儿前世红云手中散魄葫芦为载体,汇聚佛门众生万千念力,与那红云神砂之上,运转须弥芥子神通开辟而成,毕竟先天不足。
虽然接引二人也曾将那残缺的地道盘残片融入这方世界当中,更有佛门二圣与那诸多大能所参悟的法则。但毕竟残缺,并非完整的大道轮回。
所以,这方天地,或可用来种植药草,更能提升品质,有混沌灵泉那等逆天之物,想不提升都难。但却无法诞生新的东西,便是一粒种子,被埋入土中,若是不耗费法力去将其催发,是绝对不能够生根发芽。
这便是缺陷,没有轮回,缺乏造化生机,当然那葫芦灵根与混沌青莲两个怪胎除外。当初刚得到散魄葫芦的时候,红孩儿便试着将此间作为药园。
后来发现竟然无法自动萌发,而需要人力逐一施为,红孩儿岂有那般耐姓?果断放弃。
此刻,红孩儿竟然惊讶的发现,那葫芦中,数百年前被自己埋下的种子,竟然悉数生根发芽,成长茁壮,心中自是惊讶不已。
实则,当红孩儿的元神进入散魄葫芦的第一瞬间,便已然发现了此间的不一样。
只见此方世界虽然因为轮回当中的动荡,微微有些缩小,但却更加灵动起来,在那高天之上,却是有一方六色转轮,流转不息。
一枚硕大先天符文在其中若隐若现,隐约间,可见得一道道大道法则从那符文当中飞出,结成秩序神链,而后化为光雨落入这方天地当中,滋养着其中万物。
更是有阵阵大道天音从那葫芦灵根与混沌青莲之上传出,道道混沌之气从枝叶间淌下,与那轮回神力一起,化为一场天大造化……(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六章,观音西来,意在黑熊
南海珞珈山普陀胜景。。
紫竹林中,正在打坐的观自在忽而睁开了双眼,面上带着微微疑惑之色,望向远方天际。
却见数息之后,一道金光从天而降,落入紫竹林中,现出身形,却正是那从蛇盘山一路赶回到的龙女敖玉。
“弟子见过菩萨!”
微微张望,见得观世音竟然就在不远处的莲台之上望着自己,敖玉却是面色微红,快步上前跪倒在菩萨脚下,将手中至宝玉净瓶奉还。而后双手合十,神态恭敬道:“弟子办事不力,还请菩萨责罚。”
“南无阿弥陀佛!”
闻得龙女之言,观自在却是轻声叹息了一句,伸手一抬,便将龙女扶起,开口道:“天意难测,便是紫霄宫中道祖亦是不见得能够理解得通透,又何况还有人力?”
而后却是微微笑道:“不过总算那白龙也入了取经队伍,到时候若是到得灵山,便也由不得他。”
“是!”
敖玉闻言,却是面色一肃,慌忙行礼,而后退了下去。
“哎……”
望着敖玉离去的背影,观自在却是轻声叹息了一句,一双美目当中,竟然露出了微微疑惑的神色。而后一挥手,一道青光便从其衣袖间飞出,将龙女送还的玉净瓶与杨柳枝收好。
从自家怀里取出两枚金环放于掌心,细细摩挲,正是那灵山佛老多宝如来赐下的金、紧、禁三箍剩下的两个。似乎在思索着什么,有些拿不定主意。
那金紧禁三箍却是三般异宝,乃是多宝如来所炼,却是专为炼魔伏妖而作。三个箍子,外观相似,但咒语与功用却各不一样。
若论洪荒当中炼器宗师,圣人当中恐怕首推玉清元始天尊,而准圣当中则是那阐教福德真仙云中子与当年的截教多宝,如今的佛门灵山婆娑世界之主释迦牟尼。
这三个圈子,乃是多宝所炼,自是不凡,虽则未成灵宝,但其威能较之灵宝亦是不弱,况且更有诸般妙用。
其中却是以给猴子戴的紧箍为最弱,紧箍之功用,不过是在于收缩压迫,乃是外力,对于猴子那般铜皮铁骨,造就不灭金身来说,紧箍只不过能够使他吃些苦头,受些皮肉外伤。
而禁箍则不同,却是助人抑制情欲,戴上之人须得戒除自身欲念,贪嗔恨痴皆不能有,便须得做到如那泥胎木偶一般,视世间种种姻缘,皆为过眼云烟。
芸芸众生悉数在那红尘苦海当中挣扎,而佛修则是以肉身作船,以魂灵作帆,在苦海中争渡一线生机。欲到得彼岸,极乐净土,超脱肉身,成就不朽。
戴上禁箍之人,若是不能做到静若止水,不起波澜,则会感觉五阴炽盛,內魔重生。似乎自家灵魂被万鬼所噬,经历那犹如十八层地狱一般苦痛。
至于那三箍当中的金箍,则是痛楚最强,一旦戴上,则会一化为五,束缚与人之头顶四肢,不单有肉体苦痛之煎熬,更有灵魂折磨甚于禁锢,当真是可称为“洪荒十大酷刑”之首。
三个圈子虽然功效不同,但却都一般坚固异常,便是灵宝亦是难伤,更是一经戴上便恍若生根一般。
浑似原本就长在皮肉当中,深至骨髓,便是诺大神通,除非准圣,或是施法之人亲自取下。否则便是大罗神仙亦是难以撼动。
原本,那西游记中,紧箍给了猴子,禁箍降服了黑熊精,作了珞珈山守山大神。而金箍则给了红孩儿,令其服服帖帖的做了观音座下善财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