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孝孺已经明白了朱涛的思路,可是他觉得,这件事办得似乎有些很不厚道。
“我明白您的意思了,但是好像这样做是在欺骗别人,用禁锢思维的方式去完成咱们最终的预定方案,这样是否不太好。”
朱涛点了点头,看来这个方孝孺还真是聪明一点就通。
“你说的非常有道理,我就是在欺骗他们,但是对于这些人来说,不骗还等着过年吗?这些海外蛮夷,在我的眼中如同牲畜,让他们做奴隶都是高抬了他们。”
方孝孺似乎是有些发愣,但是他也觉得这样的思路也没什么不妥。
毕竟大明一直自称是上邦大国,对于这些蛮夷只不过当做未开化之人来处理,他们在大明的眼中,和刀耕火种的原始人没任何的区别。
想到这里,方孝孺有些隐隐的兴奋起来,原来事还能这么办。
“请您放心,我这就回去准备去写一些相关的文章,然后把这些文章散布于天下,而且通过翰林院的诸位同仁去向蛮夷宣讲,我相信一定能够把这些蛮夷全部洗脑。”
朱涛点点头,看来方孝孺真是灵透,不愧是大才子,一点拨就能完全领悟。
“不过这件事还没算完,你一定要办的漂漂亮亮的,至于我刚才说到了小说的问题,还是有一定的操作空间的。”
方孝孺这些日子跟着朱涛已经完全的开了窍,他也是一笑说道。
“请少东家放心便是了,这些事儿我早就知道怎么做了,您不必过多操心,我去办就好。”
宋濂在旁边看着,都没有想明白方孝孺到底明白了什么,但是把不懂讲出来,也丢了自己这位老师的面子,毕竟自己是当代大儒,也是内阁大臣。
等到出来了以后,宋濂才问方孝孺说。
“希直,刚才定远王说的小说的情况,你到底明白了什么?其实为师都没有想透这一层。”
方孝孺淡淡一笑,对宋濂说。
“但是其实这特别简单,既然那些蛮夷们会喜欢上咱们的小说,那咱们就通过小说的风向改变他们,比如多写一些咱们大明开明强盛的,多写一些他们番邦黑暗的,这样下来时间长了,他们自己都没有文化自信了,咱们想要驾驭他们不就是顺理成章了。”
宋濂这才明白朱涛的用心,他不由得感叹,这个计策果然是狠辣,而且用于无形之中,果然厉害。
而且除了佩服朱涛之外,他更加是欣慰方孝孺现在的领悟能力,跟朱涛做了这一段时间的教书先生,竟然变得如此的通透。
很快,内阁就接到了朱涛的通知,说是三天后给这些蛮夷的使者们一起上一堂课,让所有使者必须全部到齐。
而正在驿站之中的占城国使者,都有些愁眉苦脸,几个人围绕着其中一个年轻人,大家都不说话。
半晌之后,有一位看起来耐不住性子的才开口问道。
“殿下,咱们每次来大明朝见,都会被赏赐许多的财宝,并且好好招待一番,可这次竟是把我们放在了驿站之中,也不管也不问,这到底是什么用心?”
这时,那个被称呼为殿下的占城国皇子曹毕突然说道。
“你问老子,老子去问谁,再说了,如果不是为了大明这点赏赐,谁没事跑这么老远来给他上贡品,我又不是闲的没事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