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涛却没有多想,他笑着回答说。
“所以说,那个种姓制度真是天生的奴隶制度,根据这个制度的说法,就是你投生在底层是因为罪孽多,而那些高种姓之人,则是因为前生多做好事,他们的底层之人不会考虑其他的,只想今生好好的服从,以便今生赎清罪孽,以换取下一世的高种姓。”
朱元璋猛然一愣,这种鬼话竟然有人相信,莫非天竺人都是脑子进水的,他问道。
“若是如此,岂不是在低种姓之人不管遭受什么样的苦难都能忍受,然后安慰自己,说来世会有好日子过?”
对于这个问题,朱涛点了点头,表示他猜对了。
大臣们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在大明,佛教的传播也是很广泛,因果轮回的说法,也被人所接受。
可是百姓愚弄到这种程度的,还是并不多见,你若是告诉他们,说这辈子做好事儿,下辈子有福报,估计是没问题的。
但是你要是跟他们说这辈子受尽苦难,下辈子有福报,那就很可能出来几个陈胜、吴广之类的造反。
毕竟,朱元璋自己也是当过和尚,又靠着造反上位的,要是一心向佛接受苦难,当年在皇觉寺里早就饿死了。
“看来那里的人脑子还真是有点问题,不过可惜了那些土地,如此肥沃,如果收过来的话也是对大明有所裨益的。”
朱元璋还是一下子把问题回到了本质上,大明的百姓每年辛苦耕耘,才能获得温饱。
而天竺那边几乎是一群愚民,但能够有如此的条件,岂不是太幸福了。
想到这里,朱元璋忽然有一个想法,既然如此浪费,倒不如把那些土地给抢过来,把那里的百姓收为奴隶。
反正是当奴隶,给谁当不是当?与其给那软弱无能的天竺国王当奴隶,倒不如为大明效力。
朱元璋还未开口,朱涛就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笑呵呵的说。
“爹,您是想要将其天竺人全部掠来,给我大明百姓当奴隶吗?这个想法非常的靠谱,这些人可以用作开采矿石,为军队屯田,还可以分担我大明百姓的徭役,算得上物尽其用,至于吃的嘛,他们吃的咖哩和咱们的泔水也差不太多,给他们吃泔水就行,不需要浪费粮食。”
朱涛这几句话,直接说的朱元璋眼前一亮,他的确是这样想的。
如今百姓的徭役还是稍多了些,如果用那些天竺的奴隶来代替,自然是给大明百姓休养生息了。
但是作为内阁首辅,李善长却不得不思考一些现实的问题,朱元璋每次只要是动心,基本都会来个大的。
问题又落到了内阁和六部九卿的身上,他们应该筹集足额的粮饷军需,和源源不断的供给后勤保障。
朱元璋看着这个地球仪,并非当做一幅地图那样简单,而是想要把这地球仪上所有的国家,以后陆续都纳入大明版图。
可是国家北伐刚刚告捷,东瀛之战方兴未艾,如果再跟着打天竺,恐怕无论是哪一方面都有些跟不上。
不过无论是阁臣还是六部九卿,他们现在都不愿也不敢扫朱元璋的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