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孝孺直接就郁闷了,他的郁闷是因为眼前这两个货什么都不懂,竟然就敢来朱家庄挑衅。
要说是一般的普通书生,对儒家的发展脉络一点也不清楚倒也罢了,可你们俩人是来找朱涛谈论学问的,要是连这个都不懂,岂不是来自讨没趣的。
方孝孺都忍不住想要爆粗口了,他直接对两人说。
“你俩赶紧滚蛋吧,这朱家庄也不是什么随便阿猫阿狗就过来碰瓷的,是不是想借我们少东家的名气给你们扬名,少动这种心思,会很丢人的。”
这一下子,直接把这个衍圣公怼得懵逼升级了,明明是陛下想要给他的义子整点名气才借助自己的名义,怎么反而自己成了碰瓷儿的。
不过,对于方孝孺所说的那些什么儒学的发展脉络,他的确真的是一点都不懂。
所以他张口半天,吱吱呜呜的一点也说不出话来,干着急没办法。
在一旁的孔鉴也觉得自己父亲有点丢人,可是自己也什么都不懂,想帮也帮不上,只得低下了头。
学堂里的孩童们,见到刚来的这俩人,说是要找少东家辩论学问,却连这种儒学发展的基本脉络都不懂,也不由得各自晒笑起来。
“连这个都不懂,还要找少东家论辩,真是碰瓷儿都一点不专业,还是赶紧回去吧。”
“就这点学问,都没达到启蒙的程度的,敢来朱家庄找别扭,真是不知道丢人两个字怎么写。”
这一下子,孔希学直接从脸上红到了脖子根,倒不是别的原因,而是觉得自己身为衍圣公,竟然被一群乡村孩童给鄙视了。
其实这也不能太怪孔希学,而是由当时的具体情况而决定的。
元朝的时候,儒学受到了打击,弄得有些一蹶不振。
到了明朝,又偏重于八股文章,也就是四书五经的延伸,读书人为了考科举做官,把四书五经研究的透透的,但是对于儒学脉络则是基本上一窍不通。
只有真正有大学问的人,才在读透的四书五经之后,还要去深究其他治世之学。
在这一方面,虽然作为,可是孔希学的学问真的是乏善可陈,没有什么能够拿得出手的。
可宋濂却是当代的大儒,作为宋濂的关门弟子,也是衣钵传人,方孝孺的造诣当然没问题。
不管怎么说,朱涛这所学堂可真称得起大明洪武时代最好的学堂,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都是绝无仅有。
孔希学从来没想到自己能够败在一个小小的私塾先生手中,所以他还是打算找找面子的。
他接触的都是些有名气的士子,或者是朝廷三品以上的文臣,真正论起学问来的话,怎么可能会输给一个村野教书先生。
方孝孺却根本不想再和他多说废话,直截了当的摆了摆手,说道。
“行了,这位先生,你们要是来碰瓷的,估计没那个机会,要是来找乐子的,这里也没有什么乐子可找,早点回去吧。”
说完之后,便对孩童们说道:“赶紧回去好好的读书,免得以后成了这副样子,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还自我感觉良好,要引以为戒。”
孩童们听了方孝孺的话,最后留给了孔希学一个鄙视的眼神,然后各自散去读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