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如此,面上的功夫还是要做的,朱元璋也明白,现在大家都是心里清楚,但是表面上还要互相给面子。
所以他才对朱棡吩咐说。
“你心里清楚就好,但是在外面可不要这样说话,就算你是藩王,但要是这么说,便得罪了天下的读书人,以后你是混不开的。”
这时朱棡却摇了摇头,很是坚毅的看着朱元璋回答说。
“父皇放心,我虽然没有什么大作为,却并不愿意和那些酸腐书生为伍,孔府全都是些墙头草随风倒的人,和他们交往有什么好处,儿臣只愿在前线建功,并非什么书生皇子。”
朱棡这话虽有偏颇之处,但是却透露出一股真实的性情,朱元璋对此倒是颇为感慨,对这番议论还是欣赏的。
不过虽然心中这么想,还是给足了衍圣公的面子,他命太子朱标亲自出迎,把孔家父子俩接进了殿内。
孔希学刚过中年,看上去颇有些威仪,生得剑眉星目三绺长髯,保养的也非常之好。
这时进到殿内,他和嫡长子孔鉴一起下拜:“微臣孔希学参拜陛下,三天前,接到陛下口谕,便稍作收拾,启程来京了,好在并未耽误了行程!”
朱元璋脸上没有任何的表情,只是点了点头,然后微笑着说。
“这才是读书人的表率,这才是天下成功的榜样,快起来说话,这一路也算是安马劳顿,还没让你们休息,就过来见咱,实在是辛苦了。”
孔希学当然也客气的说道:“孔府受陛下大恩,如若不尽心尽力,微臣自己心中也过不去,请问陛下,准备让臣到哪里讲学?”
旁边的朱棡和朱标简直有些想笑,却没有笑出来,朱元璋却一本正经的说。
“并非此意,如果说讲学,面对这个人的时候,你恐怕不会知道该怎么讲才好,他的学问可实在是很高,并不是你能随意应付的。”
其实在孔希学奉召入京的时候,他就已经打听过了,原来陛下是想给自己的义子扬个名,想借助自己的名声而已。
这个其实并不算什么大事,毕竟对于孔家的人来说,更多的没有原则的事情,他们又不是没有做过。
“请陛下放心,微臣为陛下义子讲学之时,必定会收敛锋芒,让他能够名扬四海,被士林学子所崇敬。”
朱元璋却摇了摇头,对他说道。
“咱不是这个意思,并非让你去给朱涛讲学,而是让你向他请教问题,就说有什么事儿或者学问你不懂,是来向他求教的。”
这句话一出口,孔希学还以为自己耳朵出了问题,当场愣住。
自己好歹是孔子嫡传后裔,当代的衍圣公,要向一个小辈去请教学问,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
就算是自己没啥骨气,只会见风使舵,也不能这么没有节操吧。
要是这样放低身段,以后在文人学子之中,自己还怎么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