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常的思维都能看出数据的虚假,”太阳报记者说,“这些指控和怀疑,只是我站在正常的逻辑上。
”
顾陆闻言笑了笑,“我这几天看了很多纸媒,对纸媒的报道也有了解。
各位先生们要先听听我的评价吗?”
转移话题?太阳报记者嘴角闪过不易察觉的冷笑,有用吗?
“请问顾陆先生你现在是在逃避问题吗?”太阳报记者紧追其后。
“《镜报》的读者是自以为在治理国家的人:《卫报》的读者是自以为应该治理国家的人;《泰晤士报》的读者是真的在治理国家的人;《每日邮报》的读者是治理国家的人的夫人。
”
顾陆没有理会记者,而是自顾自的叙说。
还好顾陆看书多,虽然他完全不怎么接触英剧和美剧。
还好是看过《是,大臣》和《是,首相》的书籍。
顾陆还记得挺清楚,三联书店出版。
“《金融时报》的读者是手里攥着国家的人;《晨星报》的读者是想把国家交给别国治理的人;《每日电讯报》的读者觉得我们正被别国治理着。
”
顾陆顿了顿,看着太阳报的记者,“贵报的读者不在乎谁治理国家,只要三版女郎前凸后翘就行。
”
没有触动合成序列,也让顾陆很失望。
按理来说,话语由姚小驹再用英文翻译一遍,应该触发啊!
是因为这两部作品先有剧集后有,不算数?还是姚小驹只是翻译,没有自主性,所以触发不了?
“没人告诉我,《太阳报》是少儿不宜啊。
不得不说贵报纸,让我这个未成年受到了颇大的心理创伤。
”
顾陆一心两用,说话时还看着记者。
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太阳报》为了销量,就会在第三版刊登的裸露上身的模特,持续几十年。
也就是欧美和公子封面女郎,并称的三版女郎。
他继续道:“我的评价是否精准?我认为很精准,之前提问的四位先生就很专业,但……”
“站在正常的逻辑——先生,你的话完全和这三个词语都不沾边。
”
顾陆说,“首先这不正常,因为先生你身为记者,在质疑时根本没有去更进一步的调查,反而只是没有思维的跟风。
其次,这也没有逻辑,为什么我十六岁不能有这么好的成绩?华夏十三亿六千万人不能出现我这样的人?我想不到你基于什么逻辑发出这样的言语。
”
“最后,我认为先生你也没有站着,你是匍匐在门外,透过门缝在看我。
”
顾陆尽量不用成语,以免姚小驹不好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