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我个人是作家顾陆的书迷。
顾陆的作品,可以带给小朋友们,另一个世界。
一想到他们之中有人可以通过作品看到世界,我就很激动。
青年网:那么您第一时间,有把捐款的事分享其他人吗?家人和师友得知,有什么反馈?
……]
没错,穆雪和兆茗茗两人想到帮忙宣传的办法就是,买书捐款。
穆雪的小金库只有二十万左右,剩下的小钱钱是兆茗茗补贴的。
当然一次性买这么多本,实际上有折扣,所以并没有青年网记者说的这么贵。
说兆茗茗是非常够意思的好姐妹,还不如说,兆茗茗花钱买了名气。
如果不是顾陆当下名气过甚,光捐个一万五千本书就能有青年网记者来采访?想什么美事儿!
这新闻有什么用?对穆雪可能没什么用,因为她家是做生意的。
但对兆茗茗是挺有用的,因为她家有人做生意,也有人走仕途。
顾陆获得了一定的名气,虽然没雪中送炭,但也是锦上添花的。
兆茗茗也获得了名气。
什么叫双赢,这就是双赢。
而八中校园,没这么大气,一次性数千本,但也一以贯之的买了百本《平面国》。
支持自己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作家,八中是努力的。
学校里,说一个顾陆发现的很有趣现象。
按理来说,《平面国》上市的销量,是远高于《小王子》的。
小王子出来时,不少外班同学跑到十班,好像看明星一样。
可平面国出来就没什么讨论,这其中或许有同学们对顾陆阈值提高的因素。
但另外一个主要原因,还是平面国的读者人群,真不在学校。
你想想看,好生不用科普。
差生,在初高中被数学逼疯的情况——“诶,你买本书吧,是关于数学和空间的科普。
”
科学吗?
10班风平浪静,也只有戚采薇小声说,“我已经把《平面国》加入我的看书行程表了,但我看完写读后感和看别人写自己书的读后感,感觉会不会不一样?”
对此顾陆毫无波动。
五月的雾都,已是炎热的天。
操场上仍旧有不能少同学顶着大太阳跑来跑去。
有时候见到这一幕是真的奇怪,小时候是不怕热?都晒得黝黑,还乐此不疲的玩。
哪像后世,天气只要超过三十度,那命就是空调给的。
如果不是有事,顾陆下课也绝对不会离开吹着冷气的教室。
“汤圆,伱对期末考试有把握吗?”顾陆问李古圆。
期末考试?什么时候你担心学习了?李古圆心里奇怪,但仍旧回应,“你看我稳步向上的期中考试成绩,还不足以说明问题吗?”
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