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仅仅只是一种实现对外交流的方式,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封闭并非落后太多,起步太晚,底子太薄的必然结果。”
“所以我更倾向于认为,落后太多,起步太晚,底子太薄不是一个核心问题,而是一个核心影响。”
“正如它绝对是封闭的影响因素。”
何成说着再次转过身,用粉笔从下往上画了三条竖线,“这种核心影响,会在绝大多数问题背后扮演着不同分量的影响因素。”
“但并不会成为绝大部分问题形成的必然条件。”
“而这,恰恰正是第二个过程模糊,要素认知模糊。”
“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关于各个要素的具体定义,其实很容易模糊不清。”
“在我刚刚提到的那个例子里,孩子跟父母很可能也会把生活在小城镇,教育资源不足,父母家庭条件一般看做是核心问题。”
“尤其是当父母问出了一些不该问的话时,要素认知模糊就更容易放大,对抗性也就会随之放大。”
何成又看了一眼老者,随后看了一眼张院士。
“而在要素认知模糊之后,就是最重要的一个过程模糊:方法模糊。”
“这种方法模糊包括盲目的努力,迷茫的奋斗,随缘的创新等等。”
“在方法模糊的讨论上,请允许我再把那个想靠燕大的例子搬出来,今天在座的都是一等一的人才,大家觉得对这个孩子来说,他最缺的到底是什么?”
何成提出问题后,现场展开了一些零散的讨论,但没有人回答。
何成只好自问自答道,“在我看来,孩子很努力,父母也很努力,可学习这件事情,尤其是到了想要考上燕大这种程度的学习,学生需要一个高效,正确的学习方法。”
“就像很多孩子都靠着题海战术考上了不错的大学,但想要纯粹靠题海战术进入燕大,怕是不太容易。”
“那么学习方法这个东西如何获得?大体有三个途径,良师,父母,开悟。”
“我们反复提及教育资源教育资源,好的教育资源到底好在哪?其实就是好在优秀的教师知道如何把高效的学习方法教给学生。”
“而在遇不到良师的情况下,如果父母本身懂得很好的学习方法,那孩子自然可以从父母这里获取。”
“这就是为什么高知家庭的孩子只要愿意学习,往往成绩都不会太差的原因。”
“但更多的孩子既遇不到良师,也没有懂得学习方法的父母,这个时候就得靠开悟了。”
“然而开悟这个东西就很玄了,有时候需要天赋,有时候又需要运气,不是想开悟就能开悟的。”
“1000个学生里能有一个靠自己开悟的学生都算是了不得了。”
“所以不是孩子不努力,也不是父母不支持,只是这种努力跟这种支持在正确高效的学习方法面前,可能确实显得有些无力。”
“这个时候再看科研之路,其实科研跟学习一样,找对方法,事半功倍。”
“那么请各位回顾一下这几年的科技发展之路,大家觉得我们在足够多的科技领域找到方法了么?”
何成再次停顿了一会儿才道,“所以我们该怎么解决目标明确,过程模糊这个问题呢。”
“也许这就是我今天出现在这里的意义吧。”
“因为我们星辰集团这边有一些应对过程模糊的措施。”
“更重要的是,我们星辰集团在方法模糊这件事情上。。。实现了较大范围的开悟。”
“而且我们开悟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是可复制,可通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