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俨率人一路狂奔,一支两百人的队伍风驰电掣一般,须臾不做停留,草原、旷野、荒坡、山岭,每一个地方都只留下他们匆匆而过的身影。
李光俨的部下,每一个人的马术无疑都非常出色,骏马狂奔,一步一‘打浪’,起落的姿势流畅自然,最大程度地节省着马力。但是他们已经奔跑了两天两夜,中间只休息过四次,每次一个时辰,所有的人都已精疲力尽,所有的马都吐着沉重的鼻息,无论人和马,都已到了强弩之末。
李光俨这时已无暇顾及他仓慌离开,会在横山诸部头人间引起多少猜疑和骚动了,他只想尽快赶回银州,稳定银州局势。
“吐蕃人出奇兵,绕过银州攻击后方诸驿了。”
当李光俨收到这条军情急报时,简直如闻晴天霹雳。他在银州外围是做了充分准备的,但是就算他也不相信北吐蕃人真的敢进攻银州,在他意料中,吐蕃人顶多像契丹人去中原打草谷一样,窥个机会劫掠一番外围村寨罢了,偷鸡摸狗的贼,什么时候有了大盗的勇气了?
在回纥、契丹和银州三方强大势力挤压下,北吐蕃的生存空间已日益缩小,按照现在的情况,再有十年、二十年的时间,北吐蕃将被这三方势力彻底吞噬,从此不复存在,谁会想到,他们居然孤注一掷,对银州悍然用兵。
更糟蹋的是,李光俨集重兵于银州以北,而吐蕃人则出动精骑,偷袭银州以南各驿。银州以南各座军镇已经很多年没有打仗了,无论是将官还是士卒,都已有些懈怠。更严重的是,银州以南各座军镇的戍卒队伍规模并不大,原本每座军驿最多就只驻兵两千多人,在他离开银州之前,又从各镇抽调了一半的人马北上,如今一座军镇所余士兵不过千人,其中还多是不堪一用的老弱,一旦城破,哪有多少战斗力。
吐蕃人势如破竹,一连袭取五座军驿,直到攻打第六座军驿回马岭时,烽火讯号才顺利传出。幸好,银州大权一直掌握在他的手中,他的兄弟、堂兄弟们自他坐上银州防御使的位置后,便尽皆被他架空,对军中诸将没有多少影响力。这才没有人出昏招,回调北方诸镇军马,这令李光俨稍感宽慰。
在他想来,吐蕃人定是见他陈兵于北,无机可乘,这才派奇兵深入银州腹地,攻营拔寨,连克多座军驿,其目的就是要在银州后方制造一场大混乱,迫使他从前沿回抽兵力,而吐蕃人的主力必然仍在北方,也只能仍在北方,想要趁着诸军回调之机发动总攻。
然而他并在银州,其他诸将又没有权力擅自变更他的军事部署,烽火讯号传出后,留守大将胃才浪罗只从银州城派出五千轻骑赴援,就只这五千轻骑一出动,吐蕃人便放弃了刚刚占领的第六座军驿,甚至连粮草辎重都来不及焚毁,便向西逃之夭夭了,显然是要避开他的主力逃回吐蕃人领地。
这个消息更坚定了李光俨的分析:吐蕃人遣往南线诸驿的这支人马,其使命就是调虎离山,吐蕃人不可能把数万大军转移到银州之南,不但数万大军往来,他们无法遮掩住声息,这么做更有被银州截断退路被一网打尽的危险,他们的主攻方向仍在北面……
……
李光俨骑的是一匹五花马,这是一匹好马,高大油亮的身子,四条长腿富有弹性地跳动着,尽管两天两夜的狂奔,它的力气已经大大减弱,但是只要你轻拢马缰,它仍会不知疲倦地一往直前。
李光俨骑术精湛,胯下又是一匹好马,但是长时间的奔驰,他的两股还是被颠得一片酸软麻木,现在若是下地,他恐怕跑不出几步,双腿的血脉已极不流畅。但他仍然不惜马力,拼命地挥着鞭子。
他得到的消息,就只有方才那些,如今又是两天过去了,这两天又发生了些什么事,他还完全不知道。胃才浪罗会不会中计,会不会从北线诸镇抽调重兵南返?吐蕃人的游骑有没有被拦住,他们有没有造成更大的破坏?
这一切,李光俨已完全不知情,心中的焦急自是难以言喻,他现在只想马上赶回银州,坐镇自己的银州根基之地,哪怕把这匹爱马活活累死。
“我会用所有北吐蕃人的血,来警告所有敢冒犯银州的敌人!”
李光俨咬牙切齿地想,挥手又是狠狠一鞭。快了,再有大半天就能进入自己的辖地,李光俨归心似箭,舔舔干渴的嘴唇,又“啪啪啪”地狠抽几鞭。
前方出现一片起伏不定的山坡地,草木茂盛,连绵起伏的沙包间长满了茂密的柳丛、灌木、蒿草和稀稀落落的榆树。十几顶雪白的毡包散落在草原上,还有两群白羊儿,云一般悠游。
看起来,这是一个小部落的聚居地。这样的环境,正适合一个小部落驻扎。李光俨看到一个牧羊人勒住马儿,正手搭凉篷好奇地向他们观望。在一个靠路边的毡包前,有两个穿着草原人皮袍的女人正在挤着马奶。
回头看看儿子,小石头骑在马上,紧紧随在他的身畔。到底是个孩子,两天两夜的疾驰,他已经有些困得支撑不住了,他仍然稳稳地坐在马上,但是双眼却半阖着,正在马上打着瞌睡。那张小脸充满了疲倦,完全失去了平时狼崽子一般的旺盛精力。
李光俨心中涌起一片怜爱之意:“这个孩子,真的是累坏了。但是把他带在身边并没有错,银州这个家,不好当啊,小鹰的翅膀,不狠下心来让他熬炼,他永远也不能在蔚蓝的天空中自由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