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肯尼迪在哪个城市被刺 > 第53部分(第1页)

第53部分(第1页)

心荷兰人和澳大利亚人提出的抱怨,而不大在意我们的声望最终在某些亚洲中立国家中的升降,因而对总统的这一努力并不热情支持。然而,“我们唯一关心的是……和平解决,”肯尼迪说。“我们认为,这是符合有关各方的长远利益的。调解人的角色并不是一个愉快的角色,(然而)我们打算使人人恼火,如果事情取得某些进展的话。”

肯尼迪在打消外国对美国的下列看法时,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成功。这种看法是:美国是漠不关心的、保守的、安于现状的。美国新闻署1963年在西欧的调查表明——这次调查是紧跟在闪电导弹的争端和戴高乐对肯尼迪的攻击之后进行的——同该署过去八年的这类调查的任何一次相比,赞成美国对外政策的比例,这次是比较高的,即使在法国情况也是如此。《亚细亚》杂志的民意测验表明,肯尼迪的票数大大超过尼赫鲁,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受人钦佩的人物”。在非洲的和平队队员的报告和肯尼迪本人接到的来自东欧的信件都表明,他个人在这些地区的国际影响也有了突破。

第十八章 柏林危机

候选人肯尼迪于1959年接见记者时曾预言柏林肯定总有一天会成为一个严峻地“考验胆量和意志”的场所。但当时他不可能意料到,在那座被围的城市的问题上,他自己的胆量和意志那么快就受到一场极其严峻的考验。

第二次世界大战快结束时所缔结的军事和外交协定,没有对西方进入柏林的通道作出明确的保证,只对该市本身规定由四国共管,并把柏林留在远离(西德)一百英里的苏军控制的东德境内。1948年,苏联的一系列行动使这个城市分裂为苏联占领的东柏林和西方占领的西柏林。在其后十年中,东柏林和东德与西德的相对应的部分日益隔绝。后来,在1958年,赫鲁晓夫要求签订对德和约,使分裂永远合法化,并结束盟国在东德境内的所有占领权。这项要求以及1960年巴黎首脑会议的破裂显然表明,柏林和德国将是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同艾森豪威尔的继任者的议程中最重要的问题。

肯尼迪本人在当参议员时,对外交政策的兴趣主要集中于亚洲、防务和东欧。为了作好新的准备和取得新的看法,他于1961年初责成前国务卿迪安·艾奇逊写一个有关柏林的特别报告,在4月份提出的一份中期报告中,艾奇逊警告说,危机很可能在1961年发生,而盟国之间意见不一,中立国又帮不了忙,西方尚未准备好有效地对抗苏联切断通道的任何行动。他说,西柏林的重要性可能需要我们竭尽全力维持美国的三个基本目标:(1)西柏林人民选择他们自己制度的自由。(2)只要西柏林人民有要求和希望,西方军队就应留驻下来。(3)从西方经由东德的高速公路、空中航线和运河通往该市的通道应不受阻碍。

赫鲁晓夫有一次曾谈起1961年4月是他解决柏林问题的最后限期,而他于1月6日曾发誓“要从欧洲心脏拔掉这根刺”。可是6月份在维也纳同肯尼迪会晤的决定,把一切行动全推迟到这个时间以后。总统在维也纳会晤之前所作的研究中,以及在华盛顿同阿登纳的会谈和在巴黎同戴高乐的会谈中,愈益明确地认识到,西柏林是美国的荣誉和决心的试金石,赫鲁晓夫必然会用它来考验盟国的团结和抵抗力。

由于艾奇逊指出的美国的所有三个基本目标是温和的(即使是令人不安的)维持现状的一部分,而且维也纳会晤也不是一次谈判的会议,所以肯尼迪不打算在维也纳会晤时对柏林问题提出新的建议。但当第一天会谈结束,赫鲁晓夫好象随便地提到有必要于第二天讨论柏林问题的时候,肯尼迪并不感到惊奇。赫鲁晓夫说,主要问题是和约。如果美国拒绝签订和约,苏联还是照样干,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阻止它的签订。在讲了这刺耳的话后,他们就去用晚餐了。第二天,赫鲁晓夫还是用这刺耳的声调提出这一问题。他说,正式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工作早该实行了。只能共同或分别签订承认两个德国永远存在的条约。由于意识到西德人和任何一个西方盟国都不可能签订这样一个和约,他说,如果美国人和侵略成性、复仇心重的西德人都表示冷淡,苏联人将单独同东德签订和约。然后就会结束战争状态,由德国投降而产生的所有义务均告无效,其中包括占领权、柏林通道和走廊。西柏林将作为他所称的“自由城市”维持下去,可是它同外界的联系将转交给“拥有主权的”东德人。

肯尼迪回答说,他对赫鲁晓夫如此的坦率表示欣赏。柏林不是老挝。它是美国至为关切的一个问题。这牵涉到我们国家的安全。如果我们甘愿丧失我们在柏林的权利,那么,谁也不再会信任我们所承担的义务和诺言。我们抛弃了西柏林,结果会使美国变得孤立。这意味着抛弃西柏林人和一切统上德国的希望,背弃美国的义务和美国的盟国。我们承担的义务就会被认为只不过是一堆废纸。

这是一个意味深长的答复,因为它显示肯尼迪决心不仅把这个问题看作是有关西柏林权利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美、英、法和西德的政策并不是经常协调一致的——而且是有关苏美在改变力量对比上的直接对峙的问题。然而,赫鲁晓夫的态度也同样地强硬。他说,他很抱歉,可是他不得不使肯尼迪确信,世界上没有一种力量可以阻止苏联在年底签订和约。继续拖延下去既不可能,也无必要。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的主权应当受到尊重。对其主权的任何侵犯,苏联都认为是对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公开侵略的行动,而要对方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如果东德的边界——陆地、空中或海上的边界线——遭到侵犯的话,就得加以保卫。如果美国要在德国问题上挑起一场战争,那就让它这样干吧。也许苏联应当立刻签订和约,并把这问题给解决掉,这正是五角大楼所一直希望的。可是,赫鲁晓夫说,任何一个要想发动战争的疯子都应当被捆起来。

这样的和约是否会妨碍柏林通道?总统要问问清楚。回答是会的。可是,总统再次强调说,美国不会放弃它的权利。赫鲁晓夫先生应考虑到他们两个人所负的责任。

赫鲁晓夫问道,美国为什么要呆在那里?艾森豪威尔总统曾同意过,德国的局势是不正常的,可是他希望拖下去,因为这牵涉到美国的威望。现在,肯尼迪希望成为这一立场的坚决维护者。

肯尼迪回答说,不,我们不是在谈论由我国前往莫斯科或由苏联来到纽约的问题。我们是在谈论美国呆在柏林的问题,美国在那里已经呆了十五年。他坚定地说,他就任总统不是来接受完全违背美国利益的安排的。

在午餐后增加的一次私下会谈中,仅留译员在场,他们两个人的语言越来越尖锐。赫鲁晓夫坚持说,他也不能回避他作为部长会议主席的责任,美国的立场不是建立在合法权利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希望使苏联丢脸的基础上——这一点,他是不能接受的。

总统说,苏联人只签订和约或是把西方权利转交给东德人,由他们废除掉,这两者之间是有差别的。否定西方按条约取得的权利就是一种交战行动。赫鲁晓夫回答说,可以达成一项保全面子的临时协议来度过今后六个月,可是苏联不能再拖延下去了。在签订和约结束战争状态后,西方继续留驻在东德领土上就是非法的、羞辱性的,是对东德边界的侵犯——而这些边界将得到保卫。我们要用武力来对付武力。美国应为此作好准备,苏联也将同样作好准备。如果美国希望战争,那是它的问题。苏联除了接受挑战外,别无他法。战争的灾难是共同分担的。在12月份签订和约的决定是坚定不移的(除非有一个六个月的临时协议)。

总统说:“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将是一个严寒的冬季。”可是,当时却是个更为炎热的夏季。会谈结束后交给总统的一份苏联官方的备忘录,以比较正式的、不太好战的语言重申了同样的论据和建议,可是它把期限问题弄得混乱起来。备忘录只提到两个德国可以讨论分歧的时间为六个月,却不提赫鲁晓夫所提出的“年底”的限期。可是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在他就维也纳会晤发表的第一次演说中再次强调他打算在“今年”使西柏林“摆脱占领制度……”的意图。东德首脑乌布利希宣布,和约很快就使他能够关闭西柏林难民中心、广播电台以及股拍尔霍夫飞机场。铁幕的两边都普遍地预言,赫鲁晓夫要在10月份共产党代表大会闭幕后召开一次对德和会。这样留给肯尼迪和西方就没有多少时间了。

总统第一个最重要的决定是:维持西方在西柏林的权利是美国不惜任何代价(包括冒核战争的危险在内)所要达到的一个目的。据某些人报道,总统由于担心他也许会使本国陷于半毁灭状态而深为烦恼。事实上,他镇静地确信,为西柏林的自由而采取坚定的立场,归根到底会减少发生一场核战争的可能性,而在西柏林问题上屈服只会削弱未来我们防务的可靠性。7月间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有人问起一篇这样的报道:苏联大使在离开华盛顿去就任新的职务时曾嘲笑说,“到危急关头,美国不会为柏林而战斗的。”肯尼迪只是干巴巴地回答:“我们打算履行我们的义务。”

他的第二个重要决定是对这次行动负起了全部责任。有几个月,他一直埋头研究这个问题。他研究和修订应急的军事计划、常规力量的集结、外交和宣传活动的开展、预算的变动以及经济战的计划。他考虑到每一行动可能对柏林的士气、盟国的团结、苏联的不妥协以及他自己的立法和对外援助计划的影响。他同盟国领导人、葛罗米柯以及德国人谈话,随时关心着所有的电报,阅读了所有会议记录的副本。他抱怨国务院的工作进度(但收效不大),抱怨盟国传阅文件时把机密泄漏出去,抱怨缺乏新的外交建议。

最使他失望的经历——同时这种经历使他看到了在国务院内部必须有效率更高的管理,以及寻求盟国立场一致的困难和进展的迟缓——是他要给苏联备忘录一个迅速的明确的答复,这一复文应是他就职以来西方关于西柏林立场的第一个正式官方声明。他等待国务院的复文稿本。一个又一个星期过去了,对苏联同时递送来的关于核试验的备忘录也答复了,可是美国官方对西柏林问题仍然保持沉默。最后,过了一个月,总统要求将最近提出的复文稿本拿来,以便于美国独立纪念日在海恩尼斯港度周末假期时审阅。使他感到惊愕的是,他看到的不是所有美国人、德国人和俄国人都可以理解的、条理清楚、简明扼要的答复,而是将一些陈词滥调和消极词句汇集在一起,其中没有一点新东西。整个文件本来只要花现有稿本四分之一的时间和十分之一的篇幅就可以写出来了。他要我在当天下午提出一个比较简短的文本。后来他才知道,如果不在盟国之间以及各部之间再次传阅通过,这一改写的文章就不能代替正式照会。可是,不管怎样,他还是用它作为总统对于正式文本的一个“说明”。甚至到那时候,正式照会还是要到7月18日才能准备好,这样两星期又过去了。

到了7月18日,就美国所应作出的全面答复,他已考虑好了一些更为具体的决定。赫鲁晓夫在维也纳曾一再强调,如果为柏林问题采取军事行动,那必然是美国发动的。他显然不相信肯尼迪会为了高速公路的交通管制问题发动一场核战争。因为完全被东德领土所包围的西柏林特别容易为共产党军队所攻占或困死。在和约签订后,如果西方通道为东德的一个警卫班、一个中队、一个营或更多的部队所封锁,多年来过分依赖大规模核报复的西方,就不能以其非核力量对抗共产党部队。那就没有什么其他可供选择的办法,要么打一场核战争,要么就根本不采取什么行动——正如总统所指出的,“不是大规模破坏,就是忍受耻辱”。

肯尼迪从维也纳回国后,立即专心地研究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美国联合参谋部所制订的柏林军事应急计划。按照这些计划,如果发生封锁通道的情况,在高速公路上将进行一系列军事“试探”。可是由于西方没有在地面进行一场常规战争的打算和能力,这些小规模试探不足以表明一种认真的意图,而且必然迅速受到苏联人的,甚至东德人单独的遏制。随后这些计划就提出需要使用核武器。总统说,总之,“我们从较小规模的军事行动立即进入相互使用核武器的行动,这当然就意味着……我们也在毁灭本国。”这样,每一方都没有什么时间或机会可以犹豫一下,进行商谈,重新考虑或者判断对方的意图。一份柏林计划的文件指出,如果我们不能挪掉使全球毁灭的核弹的火线,至少我们可以把火线拉长一点。

肯尼迪把当时制定的战略看成是一种软弱的、危险的主张。双方在该地区能够迅速部署的地面部队是那么的不平衡,这对赫鲁晓夫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诱惑,促使他逐步地切断去西柏林的通道,使我们无法用核打击来报复。他说:“如果赫鲁晓夫先生相信我们只有原子弹,他就会以为我们……不大可能会使用它。”

因此总统为了弥补这一缺陷,采取了在中欧迅速集结战斗部队的办法——使集结起的部队大到足以使赫鲁晓夫相信,我们的切身利益已深深地卷了进去,以致我们不惜使用一切手段来防止这些部队被击败或者被俘虏。这就需要调集大量兵力足以使东德警卫队不能单独地轻易夺取这一城市以免削弱我们的谈判力量——并且要使兵力大到足以在选择核战争还是退却之前不是有一个小时而是有一个月的真正的“踌躇时间”,还要有足够时间调动后备部队,显示我们的决心,作出深思熟虑的决定,并在使用“最后的”武器之前,双方的最高一级能够先联系一下。

肯尼迪相信,只有这样,才能功使赫鲁晓夫不逐步封锁西柏林。此外,这样承担的义务也会支撑西方的意志,即暗示美国人将呆在那里。他争辩说,如果赫鲁晓夫指望盟国在核威胁面前不团结和胆怯,那末其他西方各国也增加地面部队(它们并不都听得进他这一意见),就可以使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核力量的可靠性有所增长。

下一章里我们将讨论这种集结的确切性质和人数。除了军队和文职人员之间在作出任何重要的军事反应之前,就是否应先采取经济和政治行动的问题上有所争论,以及空军人员对由他们担任非核性任务有些怨言外,在1961年夏天,政府内部对这一做法的必要性很少有不一致的看法。至于对还要采取一些步骤来改善那僵硬到危险地步的军事应急计划,使用储备物资和进行空运准备工作以加强西柏林的战备,以及在通道被切断的情况下对东德实施经济制裁等问题,在内部也是意见一致的。可是政府内部也有尖锐的分歧,主要集中在两个相互有关的问题上:(1)总统是否要宣布全国处于紧急状态;(2)在军事集结的同时,是否需要立即建议举行谈判。迪安·艾奇逊在最后的报告中对第一个问题作了肯定的答复,而对第二个问题则作了否定的答复。他的看法最初在国防部和国务院占优势。

艾奇逊争辩说,只要赫鲁晓夫相信美国是相当认真的要为柏林而进行一场核战争,他就会被吓住——…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