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三,何出此言啊?”唐绍仪有些惊讶。
“还不是那个王永江?自从进了财政部,仗着有人撑腰,总是在部里颐指气使,连我也不放在眼里,就在昨天下午,王永江跟我吵了一架,让我在部下面前下不了台,这么下去,这财政部很快就要姓王了。”熊希龄摇头叹息。
“王永江又跟你吵架了?为了何事争吵?”
唐绍仪当然知道王永江的脾气,而且他也知道,熊希龄所指的王永江的那个“后台”就是总统本人,但是如果说因为与部下争论而使熊希龄萌生退意的话,这未免也太匪夷所思了,毕竟,现在总统府那边还没传出熊希龄要下野的“传闻”。
“还不是为了那个晋、冀煤炭联合企业的事情?现在财政部正在就此问题进行研究,我的意思是,与其支持一个德国人,还不如支持中国本土财团,可是王永江却说,在这件企业兼并案中,财政部谁都不能帮,由那些财团自己厮杀去,胜出者赢得合同,财政部给予政策之支持,同时避免出现不正当竞争。少川,你给评评理,是他王永江的道理对,还是我的道理对?”
“你是指汉纳根财团和北洋财团争夺山西、河北煤矿控制权的事情?”
听到这里,唐绍仪明白过来了,原来这熊希龄还在忙这件事情,说句实话,他从心里赞同熊希龄的主张,但是另一方面,他也明白,王永江说的也很有道理,作为政府部门,财政部本来就不应该直接插手商业经营上的事情,财政部的职能只能是制订和执行中枢的经济政策。
“正是此事。汉纳根到底是个德国人,德国才是他的祖国,他一个外国商人,跑到中国投资煤矿和油矿,用中国的资源积累财富,对于这种行为,我非常反感。”
“秉三啊,话不能这么讲。汉纳根虽然在利用我国资源积累财富,可是他也给煤矿和油矿带来了最新的工业技术,而这些技术也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再说了,汉纳根的财团中也有大批中国商人和企业,这个财团本来就带有国际色彩。秉三,你也是研究财政和经济的,应当知道,资本是没有国界的,哪里有利润,资本就会涌向哪里,现在外国商人在华投资,中国商人未必没有对外国投资,在南洋那边,不是有许多中国商人投资的企业和种植园么?什么叫作‘资本流动’?这就是,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王永江的话虽然偏激了一些,不过也是有道理的,至少我们现在不能表现出太强烈的排外情绪,毕竟,我们给外国市场好处,外国市场也会给我们好处,现在国家经济的发展正需要大笔投资,仅靠国内资本是杯水车薪,只能引进外国资本,而且现在俄国内战,大批外国资本为了安全起见纷纷逃往我国,这也正是中枢政府为什么进一步放宽基础工业投资限制的主要原因,咱们要想办法将这些外国资本留在国内,不能叫他们在国内搞投机,但是要鼓励他们兴办实业,工厂越多,则国家越强,这个道理是明摆着的。所以,秉三啊,你完全不必为此怄气,王永江派去财政部,就是去学习的,总统看好这个人,以后会重用他,但是现在还不是用他的时候,现在,你熊秉三还是这财政部的顶梁柱,你若现在拍拍屁股走人,我该去找谁主持财政部呢?所以,听我一句劝,回去之后喝两口洋酒,好好睡一觉,明天起来之后,这财政部里还是阳光明媚的。”
唐绍仪的话让熊希龄心里好过了些,于是没再纠缠这个话题,只是一路之上也提不起什么兴趣说话,等到了地方,汽车停稳,便向唐绍仪告辞,下了车,径直走进熊府。
唐绍仪吩咐司机将汽车开回寓所,很快回了府,不过没等吃完消夜,一个电话就从外务部摇了过来。
“唐总长,不好了!荷兰人开炮了!荷兰军舰在苏门达腊开炮了!”
电话那头传来一名外务部值班秘书的叫喊声,吓了唐绍仪一跳,荷兰军舰好死不活在这个时候开炮挑衅,这简直是在自讨没趣,如果总统没回来,那么此事只能由唐绍仪去办,可是现在,既然总统回来了,那么,唐绍仪也就不必独自承担来自列强和国民的双重压力了。
第876章 爪哇号事件
赤道的阳光将那甲板晒得滚烫,无论是甲板之上还是甲板之下,都是热气蒸腾,这种温度之下,没有哪个人可以在阳光的直射下坚持很长时间。
朴昌秀满头是汗的从船舱里登上甲板,手里提着几根竹竿,身后还跟着另一名水手,肩上扛着一捆帆布,两人登上甲板之后,立刻也投入到遮阳棚的搭建工作中去。
现在,朴昌秀是一名合格的水手,为了谋得这个工作,他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在一艘华人船东的渔船上做渔工,并利用这个机会学会了熟练的福建话,当苏门达腊当地的一家华人创办的轮船运输公司开始招募熟练水手的时候,朴昌秀终于得到了这个既体面又收入可观的工作,而且一干就是差不多一年时间。
作为一名混在南洋的朝鲜侨民,朴昌秀是幸运的,毕竟,比起那些现在仍在码头上扛麻袋的朝鲜同胞,现在的朴昌秀已经不必再为高利贷而发愁了,实际上,在上个月他已经还清了全部的高利贷,而现在,他正在忙着将全家人从釜山迁到苏门达腊这边定居。
为了使全家在南洋团聚,朴昌秀最近干起活是更卖力了,为了多挣工钱,他甚至愿意去那些设备老化、船体锈蚀很严重的轮船上做水手,而这种工作往往意味着高风险,也正因此,收入也比其它轮船的水手高一些,而现在,朴昌秀所在的这艘轮船就是一艘已经快报废的船,是船东从法国商人手里购买的旧船,船体是钢制,但是甲板之上的建筑却是木制,也正因此,当荷兰军舰那颗炮弹击中上层建筑之后,那些木制的建筑就着起了火,并最终摧毁了建筑的主体部分,如果不是船员和水手们拼命扑灭了火焰的话,恐怕整艘轮船已经沉没了。
现在,由于轮船的上层建筑多半被大火摧毁,所以只能搭建起遮阳棚,否则的话,将有更多的人在赤道阳光的曝晒下倒下。
这艘轮船叫做“爪哇”号,现在船上的乘客也多半是从爪哇岛过来的华侨,他们是准备移民到苏门达腊本岛的,因为相比爪哇,苏门达腊才是现在南洋华人的乐园,按照原来的航行计划,这艘“爪哇”号轮船将由爪哇岛直航苏门达腊,起航港是巴达维亚,目的地港就是苏门达腊首府巨港市。
但是“爪哇”号并没有如期抵达巨港市,就在轮船航行到邦加岛以南海域的时候,碰见了一艘荷兰炮舰,荷兰炮舰当时就向“爪哇”号打旗,命令“爪哇”号立即返航,否则就要开炮,“爪哇”号的船长本来就有些犹豫,而轮船上的乘客多数也反对返航爪哇,于是,这艘破旧不堪的轮船就没有理会荷兰军舰的旗语,继续向苏门达腊本岛航行。
荷兰军舰见“爪哇”号不听命令,立刻加大马力追了上去,并以军舰上的舰炮轰击,其中一颗炮弹击中了“爪哇”号的舰桥和驾驶舱,当场就将船长打死,而且引燃了轮船的上层建筑,最终迫使这艘满载华人移民的轮船停止了前进,之后,荷兰军舰就一直围着“爪哇”号兜圈,既不上前营救,也不将船拖走,只是旁观“爪哇”号上的船员和水手在甲板上大喊大叫的灭火,当“爪哇”号轮船上的大火熄灭之后,那艘荷兰炮舰才靠了过去,派遣水兵登上“爪哇”号,强行将轮船拖带航行,并最终将“爪哇”号拖到了邦加岛勿里洋港,并勒令“爪哇”号就在勿里洋港停泊,但是同时又不许船上的任何人下船。
就这样,从昨天下午开始,“爪哇”号上的船员和水手以及那些乘客就一直被软禁在船上,又饥又渴,而且都很恐惧,不知道荷兰人将怎么对付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