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使馆的阳台上,司戴德所琢磨的也正是关于南满地区的投资问题,几位很有影响的中国实业家都曾向他透露过共同投资的兴趣,想通过司戴德与美国的工业巨头拉上关系,但是这并不容易,因为美国工业巨头想独资经营,对于合资的兴趣并不大,不过考虑到目前中国政府在经济上的政策,美国工业巨头恐怕很难如愿,或许他们只能选择与中国商人合资。
正思考着选择煤矿还是铁矿实业的时候,司戴德听见了秘书的声音。
“先生,中国外务部派人过来,总统先生想约见公使先生,您现在就去么?”
司戴德转回身,看了眼走到身边的那名使馆秘书,然后点了点头。
“好的,请告诉那位中国外交官,我立刻就去外务部。”
司戴德将咖啡杯交给秘书,用了几分钟的时间整理衣服,然后乘上汽车,赶去了中国外务部,等候外务总长的召见。
让司戴德有些惊讶的是,召见他的并不是颜惠庆,而是唐绍仪。
“唐先生,您什么时候回中国的?难道您现在接任外务总长了?”司戴德好奇的询问。
唐绍仪笑着点了点头,说道:“是的,我现在已正式接任外务总长。其实我是昨天刚下火车的,从西伯利亚铁路一路回来,确实辛苦的很,不过现在国事繁忙,我也不能偷懒,这不,现在还没适应北京的作息时间,我就在外务部当班了。”
司戴德与唐绍仪也算是老朋友,而且考虑到唐绍仪在俄罗斯帝国担任公使两年时间,对于俄罗斯的宫廷政治一定有他的独特见解,本来司戴德是想跟唐绍仪套些话的,但是既然总统紧急约见美国公使,那么这行动就不能拖拖拉拉,于是两人乘上外务部的汽车,先赶去总统府,利用这路上的时间,司戴德好歹是向唐绍仪套了些话,并惊讶的得知,这位唐总长在俄罗斯帝国担任公使期间竟然与俄罗斯宫廷里的那位著名神棍拉斯普廷交上了朋友。
关于拉斯普廷在俄罗斯宫廷中的角色,欧洲各国新闻界都流传着各种各样的说法,有人说他是圣者、预言家,有人说他是骗子、酒鬼,虽然这些说法都没有确凿的证据予以支持,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这个拉斯普廷对于俄罗斯帝国的沙皇和皇后的影响力不容小视,而这种来自沙皇和皇后的信任则是归因于拉斯普廷对血友病的“神奇疗效”,因为俄罗斯帝国的那位皇太子殿下是一位血友病患者,而拉斯普廷却可以用“祈祷”为皇太子殿下治疗,而且据说疗效很好,至于其中的秘密,却是无人能够参透了。
不管拉斯普廷使用什么方法在控制皇太子殿下的病情,他确实因此赢得了沙皇和皇后的信任,这从他们之间的称呼就可以看出来,沙皇和皇后称呼拉斯普廷为“我们的朋友”,而那位皇太子则称呼拉斯普廷为“格里高里叔叔”。
现在,这个拉斯普廷实际上已成为俄罗斯宫廷中的重要人物,虽然他的职务只是“宫廷掌灯官”,但是由于可以随意出入宫廷,因此,此人对俄罗斯帝国的政治正施加着越来越深的影响。
换句通俗一点的话讲,这个拉斯普廷就是俄罗斯宫廷里的佞臣,有他在,整个俄罗斯宫廷只会变得越来越乌烟瘴气,虽然从根本上讲,这种乌烟瘴气是沙皇制度的产物,但是这个神棍确实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对于这种宫廷密闻,说句实话,司戴德很感兴趣,不过他并没有向唐绍仪打听,而唐绍仪也没有往这上头扯,作为外交官,他们都很清楚,在公开场合讨论这些话题是很没有礼貌的,这里毕竟不是茶馆,也不是酒吧,所以,这个话题很快就结束了。
而这时,汽车也已进入了总统府,很快,司戴德在唐绍仪的陪同下见到了那位总统先生。
“公使先生,对于您的到来,我非常高兴。其实今天请您过来,是想与您讨论一下关于中国工业投资的问题。现在中日议和在即,一旦签订和平条约,那么国家就算是安定下来了,以后政府的主要注意力将转向工业建设。我们都知道,美国的工业是目前世界上最强盛的,如果美国工业界能够加大对华工业投资的话,对于中美两国的友好关系无疑是具有深远意义的。”
见了司戴德的面,赵北这话说得不免有些夸张,不过其中倒也很有些道理,确实,现在欧洲既然已经开战,德国已不可能继续对中国进行工业与技术的援助,那么,现在就有必要再提一下中美友谊了。
这大腿还是得抱,你不抱,别人就会去抱,在国力真正充实起来之前,确实需要反复的强调“国际友谊”。
在友谊的背后,则是那诱人的经济利益。
第795章 变数与机遇
一望无际的青纱帐在平原上连绵几十里,这景色确实让人入迷,以致于车上的乘客们都从昏昏欲睡中清醒过来,纷纷向那窗外的青纱帐望去。
青纱帐的中间是一条尘土飞扬的大道,虽然平时只有马车、骡车从这里走,但是现在,确实有一队汽车队在这条乡间的泥土大道上行驶,速度并不快,这倒是方便了车上的乘客们欣赏道路两边的景色。
“列位,列位,朝那边看,那就是青纱帐,想当年,东三省的马匪就是藏身于青纱帐里的,每到春夏时节,往往就是马匪活跃的时候,因为这个时候青纱帐最茂密,也最适合藏身,一过秋收,这青纱帐就倒了,那时候,马匪就收敛了。”
听着那名同车军官的介绍,刘人祥笑了笑,这种说法他早就听过了,青纱帐他也早就见过,实际上,去年的这个时候他就来过一趟东北,而且还见过几个当年做过土匪的当地人,那一次刘人祥是到沈阳考察地产贸易的。
去年从沈阳是空手而归,因为当时地价较高,刘人祥当时手头资金紧张,一时拿不出那么多资金,不过今年这场中日战争一打,沈阳的地价就往下直掉,刘人祥多少有些庆幸,不过庆幸归庆幸,这仗一开打,刘人祥就开始盯紧了东北的土地,准备大干一番,不过他并没有利用这场战争低价购进多少土地,因为当时的他不得不去天津,作为总统先生的和谈密使与日本方面接触,当时与他一起在天津逗留的还有邹廷弼,两人在天津耽误了不少日子,等他们离开天津之后,这场战争已经打得差不多了,而那时因为中方胜券在握,这东北的地皮价格又涨了起来,刘人祥只能是看着那飞涨的地价干瞪眼。
既然为总统做事,总统自然不会亏待,得知刘人祥的苦恼,总统先生大笔一挥,将一笔大买卖交给了刘人祥,于是,刘人祥就赶到了东北,前往辽宁本溪。
总统交给刘人祥的这笔买卖却不是地产生意,而是实业,具体的讲,是钢铁与煤炭生意。
在“四年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