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1908远东狂人无错字 > 第521部分(第2页)

第521部分(第2页)

“嘿!八毛钱,既然可以回国了,你为什么板着脸啊?难道你不想回国么?”

战俘里有人叫着高野五十六的绰号,当年在日俄战争中,高野五十六乘坐的装甲巡洋舰被俄国舰队的炮弹命中,弹片炸飞了高野五十六的两根手指,从此之后,这个“八毛钱”的绰号就被叫响了。

只有海军军官才知道高野五十六的绰号,于是不用问,高野五十六也知道是谁在叫他的绰号,现场只有两名海军军官,除了高野五十六之外,另外那名日本海军军官是在旅顺战役中被俘的,关在战俘营还没几天。

“八嘎!帝国战败了,难道你就这么高兴么?”

高野五十六立刻冲了过去,一拳将那名海军同僚打翻,然后踏上一只脚,厉声质问。

但问题是,那人体格比高野五十六雄健得多,之所以被打翻,完全是因为没有防备高野五十六的突然袭击,但是一旦反应过来,就不是高野五十六可以应付的了,所以,一分钟之后,局面就扭转过来,变成了高野五十六躺在地上,而那名海军同僚则将脚踩在了他的肩膀上。

或许是看到这些日军战俘是这么的暴戾,连自己人都打,那几名参观战俘营的西方人露出了厌恶的表情,然后立刻转身离开了一号营区,在那名中国军官的陪同下去参观其它的营区了。

聚集在铁丝网前的日军战俘也纷纷散去,那名殴打高野五十六的日本海军军官在往高野五十六脸上啐了一口吐沫之后也走了,只剩下高野五十六躺在地上,他被揍得不轻,半天爬不起来。

直到几名战俘过来,将高野五十六扶起,然后将他抬进了监舍。

“阁下是大坂师团的?感谢阁下。在下高野五十六,是新潟县人。”

高野五十六认出对方的部队所属,等缓过劲来,就向那些战俘道谢。

“高野君客气了,互相帮助是应该的。现在我们是同一个战壕里的同志,我们应该站在一起。现在,高野君一定很伤心,为什么有日本军人会对日本的战败幸灾乐祸?这里有一本小册子,你可以看一看,或许你能从这里面找到答案。”

那个领头的军曹说完,就递给高野五十六一本小册子。

高野五十六接过那本小册子,翻开看了几眼,发现内容很杂,既有日本社会党左翼人士的著作,也有极端右翼的言论,许多文章甚至在主旨上是相互矛盾的。

高野五十六非常惊讶,他虽然不知道这些人是从哪里弄到这本小册子的,但是他却明白过来了,这些大坂师团的陆军士兵都是那个“大东亚同志会”的成员。

大东亚同志会是十多天之前秘密成立的一个战俘组织,高野五十六不是成员,所以不太清楚这个组织到底是干什么的,不过有一点他是知道的,这个战俘组织的成员多半都是社会底层人士,小贩、工人、手工业者、农民、苦力,这些人原本没有什么思想和追求,但是当这个大东亚同志会成立之后,他们好象在一夜之间有了追求。

现在,高野五十六好象明白这些人的追求是什么了,根据这本小册子上的许多文章的主旨来分析,他们的追求很可能就是“泛亚细亚主义”。

所谓“泛亚细亚主义”,追求的是“亚洲是亚洲人的亚洲”、“欧洲人滚回去”,这可以看作是亚洲版的“门罗主义”。

要达到这个“解放亚洲”的目的,就必须进行一场针对欧洲列强的战争。

但是以日本目前的国力和军力,别说是打欧洲列强了,就是在中国面前,日本也已失去了往日的威风,说不好就要沦为三流国家了,现在这帮大东亚同志会的人居然还在做梦跟欧洲人开战,这未免有些可笑。

高野五十六沉默下去,他有些担心,虽然目前他说不出这种担心是什么,不过有一点是很清楚的,这场中日之间的战争确实改变了太多东西,既有军事上的,也有思想上的,而对于日本来说,如果不能渡过这段混乱时期的话,或许日本就将永远沉沦下去了。

当然,作为一名战俘,高野五十六现在的首要任务是离开战俘营回国,现在就想国家层面的事情,未免有些自不量力,至于那本大东亚同志会的宣传小册子,高野五十六想了想之后,还是没有扔,而是塞进了凉席下,至于什么时候仔细研究,他还没有拿定主意。

第776章 建功立业

苍穹之下,那壮美的草原一望无际,半人多高的牧草随风摇摆,再与那些隐伏于牧草之间的牛羊一起,勾勒出了一幅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塞外风情。

在这茫茫草原之上,一条简易公路南北走向,横亘于草原,虽然路面依旧长满低矮的牧草,但是相比其它地方,这里的道路相当好,可以通行汽车。

现在,一支汽车队正在数百名卫兵的护卫下从南方驶向北方,所有的卡车上都装满沉甸甸的军需品,而且卡车上也架着轻机枪,在这种护卫之下,恐怕没有什么人敢来打这支运输队的主意。

负责押车的军官是一名少将,提起他的名字,当年在北洋里也是小有名气的,北洋里有一个“老徐”,还有一个“小徐”,“老徐”是指徐世昌,“小徐”是指徐树铮。

现在,坐在打头那辆卡车的驾驶室里的少将就是徐树铮,他现在不仅是西北边务处处长、西北边务总办,而且也兼着绥远省警备司令的差事,可以说是位高权重,再加上绥远省的省长是徐树铮当年在日本士官学校时的同窗好友关松秀,因此,现在的徐树铮比起一年前来更是风光,在这绥远省里,他的话往往比省长的话更管用。

按说军人干政是大忌,但是这里是绥远,与别的省的情况很不一样,因此,无论是省长关松秀,还是警备司令徐树铮,手里的权力都比较大,既管军政,也管民政,与共和初年的“都督”职权相仿佛。

绥远北边过去就是外蒙古,虽说中枢政府从来就没有宣布过放弃那里的主权,但是目前的实际情况远比记者们的报道更复杂,由于沙皇俄国的插手,外蒙古地区实际上已经处于半独立状态,一帮外蒙古王公依靠俄国人的庇护,在外蒙古地区建立起了一个伪政权,而且还组建了一支数万人的军队,并利用这支军队不断的在草原上制造事端,试图逼迫中枢政府承认他们的“独立”。

中枢政府为了全力以赴的对付日本,不得不暂时对沙皇俄国采取虚与委蛇的行动,默认了沙皇俄国在外蒙古地区的扩张行动,但是俄国沙皇并不满意,仍旧通过控制在手里的外蒙古傀儡政权向南部草原蚕食,试图染指内蒙古。

对于俄国人的行动,中枢看得很清楚,虽然确实压制住了国内的舆论,但是中枢政府从来就没有放弃过蒙古地区的主权,中枢政府之所以在行政区划上将内蒙古地区拆分成绥远、察哈尔、热河三个省份,正是出于对抗沙皇俄国行动的目的,也正因此,中枢特别赋予了这三个省份地方大员特殊的权力,同意他们军政、民政一把抓,以统一事权。

绥远省长关松秀就是绥远本地人士,中枢任命他担任省长一职,就是为了团结当地土著,而且由于他与徐树铮是士官学校的同窗好友,两人合作起来也就容易一些,毕竟,徐树铮是个眼睛搁在头顶上的人,一般人还真是受不了他的臭脾气。

过去,徐树铮的西北边务处的职权范围很窄,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