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来当年大禹在定下珠子之时,便考虑到种种情况。
檀如苏确实意识到另一件事。
“若每一颗定水珠都有一位大神镇守,那么其余二十三颗定水珠?”五盲没了记忆,其余二十三二大神总不能都没有。
只是檀如苏的期望很快便被苏幕熄灭。
“且不说其余二十三处是否有大神镇守,定水珠如此重要之物,所在的位置大禹怎么可能告诉五盲?”
这已经不是五盲是否失忆的问题。
檀如苏顿时宛若泄了气的皮球。
。。。。。。
。。。。。。
数日之后。
北风呼啸的寒流里。
苏幕一行人来到了一座城关之下。
城关之上,雕刻着关名——东辽关。
看见这个名字,苏幕也不禁想起许多年前他曾在这座城关后面的东辽城上看见一个颇有争议的将军。
那时候还没有城关,现如今已屹立而起。
“尔等是什么人?”
就在苏幕还在回忆之时,城关之上的士兵竟已拉起手中的破星弩,其严肃的神情,仿若如临大敌般。
那守关将军手也已经落在腰间的军刀之上,随时准备下令斩杀般的样子。
苏幕几人皆是感到几分愕然。
虽说东辽关也是大周九重边关之一,但现如今大周和雪国的交锋都在中断的栖夜湖上。
东边根本没有战事。
他们也是不想在回来的路上再遇见雪国的什么强者亦或者军队,毕竟此时的他们依然算不上完全恢复过来,这才选择走东辽关。
“我等乃是蜀山弟子,本跟随鄂国公在营中历练,因为一些缘故而流落进雪国境内,好一番功夫才闯出来,”苏幕在说话的同时,也取出了代表蜀山弟子的道牒。
同时,莫千与几人也取了出来。
“在鄂国公军中的历练的蜀山弟子?”
那守城将领端详过苏幕四人,然后接住送上来的蜀山道牒。
旁边的人确认道:“将军,的确是蜀山弟子的道牒,是蜀山七峰弟子。”
“外间如此混乱,谁又能够确定蜀山弟子道牒不是落入敌军之手,从而想要潜入,”那将军很是慎重道。
这城关之上大阵是开启的。
故而苏幕几人也听不见对方的谈话,只是觉得对方如此凝重,颇觉怪异。
莫千与猜测道:“或许是前线战事激烈,东辽关这边才如此慎重吧。”
“诸位道牒确实无误,”
便在此时,那名守关将军向苏幕四人抱拳道:“但还请四位原谅,出于战事考虑,仅凭道牒并不能证明四位的身份,所以还请四位且先在关外稍等片刻,稍后自会有人出来验明四位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