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青桐暗暗给她使了个眼色。
安檐瞧着这对姐弟俩,觉得好笑。不过,凌青桐的举动,安檐也不太明白。
一顿晚膳之后,大家各自歇息,明早动身赶路。
夜里有些闷热,盛夏就这么来了。
凌青菀梳洗之后,跑到了凌青桐的房间里,询问他:“那个店家,以后会有什么大出息吗?”
肯定是好事,否则她弟弟不会这么自告奋勇把自家家门报给这位店家。
“二姐,你真是走了大运!”凌青桐一脸兴奋道,“那是夏三童,杭州最有名的富商!往后三十年,整个天下人都知道夏三童的大名。”
凌青菀愕然。
“商人,会有什么大名堂吗?”凌青菀问道。
凌青桐微笑,道:“二姐不知道,往后的世道会大变样。本朝素来重商,太祖曾颁令‘榜商税则例于务门,无得擅改更增损及创收’;太宗也曾颁令‘自今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减轻了商人的税收。
朝廷律法严禁官吏勒索、刁难商贾,二姐你肯定也不曾留心。有律法规定,‘官员若滞留商人三日,加一等,罪止徒二年。因而乞取财物,赃重者,徒一年。’
特别是去年,官家颁布新令:‘国家开贡举之门,广搜罗之路,如工商、杂类人等,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
这条令法是说,商人以后可以考科举,可以从政,正式废除‘工商之家不得预于仕’的禁令。”
本朝重商,从太祖时期就开始了,这个凌青菀知道。
去年颁布的新令,正式废除了商人不能从政的禁令,凌青菀真不知道。
她那时候刚刚复生,哪有心思关心朝政?
不过,历朝重农抑商,起因可以上溯至秦汉,直到本朝才有所改善。
孔子的弟子子贡因经商有道,家累万金,富可敌国,结驷连骑,聘享诸侯,可以与国君分庭抗礼。
到了秦朝,皇权专属。
历代帝王都怕“商人与国君分庭抗礼”的潜能,瓜分皇权,所以制定了很多制订了抑商、辱商、贱商的律法,将商人列入市籍,视同贱民,从根源确保皇权。
但是到了本朝,太祖很重视商人,制定了很多恤商的律法,宽待商人,鼓励商业。
如今,又废除禁止商人入仕的律法,所以商人地位更高了。
“再往后十年。富商豪门几乎与隋唐时的天下高门一样,受人敬重。特别是苏杭等地,富商可以与知府平起平坐,他们可以选子弟入仕,掌控一方政治,和隋唐时的望族一模一样。”凌青桐笑道。
凌青菀说罢,惊讶之余。也觉得可以理解。
现在就有些苗头了。
这几年的婚姻。“不问门第、直取资财”,不正是商业繁荣的另一种体现吗?
“像咱们这样的清贵门庭,以后就没啥可贵的了。”凌青桐笑道。
他只是举例罢了。
晋国公府也“清贵”不了几年。再过几年。安檐得势,皇权更替,凌家因此而高升,凌青桐一生也没有吃过落魄的苦。
不过。像二姑姑程家,往后就落魄得厉害。
就现在看。程家和凌家门第差不多。再过十年,程家仍是靠吃租子,就逐渐贫穷下去了。
“往后,商人可以占一席之地么?”凌青菀呢喃。心里有些打算在盘旋。
“是啊。”凌青桐道。
“我可以开间药铺。”凌青桐道,“我不出面,让大哥出面经营。我在背后制药卖,不知道能否创出些名堂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