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他看着视频上别人压平米花都是用的擀面杖,使起来轻巧又方便。
他这里也准备了一根擀面杖,不过说是擀面杖,其实就是一根粗大的木头。
木头表面已经被打磨得十分光滑,特别适合用来做一些“擀”的动作。
这原本是用来压制面条的物件,如今被他用来“擀”米花,这也算是一个创新了。
这个时候就不用藏着力气不出了。简时安甩开膀子来来回回这么一擀,他很明显地感受到模具中的米花塌陷了一小层。
这就对了。米花糖要的就是紧实,这样吃起来才是嘎嘣脆,香甜又可口。
擀得差不多了,简时安将油纸拿开,给这些米花糖晾凉了几分钟后,他便拿起菜刀在半空比划了起来。
“轻寒喜欢吃大块还是小块?”
简时安可不能确保自己每一刀下去的大小都相同,索性他又拿起刚才的擀面杖。
这根木头笔直而又光滑,用肉眼看不出什么偏差,正好用来当作标尺。
“小块。”陆轻寒兴致勃勃地来到简时安身边,扑鼻而来的甜腻香气惹得他不由得咽了咽口水。
说实在的,他还挺喜欢吃甜食的。只要不是太甜的食物,他都能够接受。
他刚才也都见识过了,这米花糖是用麦芽糖制作而成,想必甜度上也超不过麦芽糖的滋味。
作为食品制作人,当然要听从主顾的意见啦。
只见简时安刷刷几刀,本是一整板的米花糖随着他的动作变成了小块状他左看右看,挑出一块花生米最多的米花糖塞进陆轻寒的手中,喜滋滋地等待着对方的品尝。
陆轻寒瞥了一眼简时安,对于对方的套路他早就熟记于心。心想着等会要怎么变着法儿地好好夸奖他一顿,同时轻轻咬了一小口。
入口的绵密不同于吃过的其他食物,或许是因为表面的温度还没降下来,吃进口中是温热的感觉。
可就是这份温热,很好地中和了米花与麦芽糖这两种不同的食物,让它们在舌尖上亲密地跳着舞。
简时安也注意到了温度的问题,他当即懊悔地将模具拿开。为了更好地降温,他还找来了风扇,没精打采地来回扇着风。
这下好了,做的时候没翻车,吃的时候翻车了。
不料陆轻寒却抬起头看着他,眉眼一弯,竟是一副难得的笑眯眯模样。
“很甜哦。”
翻车?他简时安什么时候翻过车?不存在的!
第52章
深秋的淮水城依旧有络绎不绝的人流量,但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些人流里有一小半都聚集在简时安的小摊前。
“嚯,‘凡在轻时小吃消费满二十文者,可获赠新款甜品——米花糖三块,数量有限、先到先得,送完为止。’
“简老板,啥是米花糖啊?”
这些商贩们谁买东西不是图一个新鲜劲儿?
之前的炸串摊刚摆出来时,他们每个人都要买来尝尝。你要是没尝过,那你就是赶不上潮流,与其他人也聊不到一起去。
简时安的形象现下里在这些商贩的眼中可是有了非同一般的转变。
别说那些勾栏瓦舍里消息最为流通,其实整个淮水城中消息最灵通的还数这些商贩们。
大梁朝重商重农,对于商业发展的形式十分重视。朝廷给商人们配备了商会制度,每个商人都有机会通过商会的渠道向外发展。
不止是商会,朝廷为了促进本朝的经济发展,还特别出来了一系列的政策和律法,为的就是保证商人与购买者的利益。
说完了大环境,再来聊聊围在简时安面前的商贩们。
要知道他们不止是有个商会在背后撑腰。南北的差异太大,来自同一个地方的商贩们会抱团取暖。
但抱团取暖并不代表排斥异己。不同地方的商贩们会派出各自的代表前去进行友善沟通,每十天就会有人聚集在一起相互交流。
论起对潮流的敏感度,这些商贩们可太有发言权了。
大的政策就不说了,就拿小方向来说吧。
豪门贵妇圈里什么时候流行什么样式的发簪、亦或者又有什么样的发髻开始流行啦,这些他们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