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寒昭每说一句,卢氏眼中的感激便深一分,赵掩瑜被他夸得有些害臊,双颊微红地坐在一边,直到卢氏对他道:“这些时日真是多谢你费心。”
“重病救人本就是我的本分,这当不得您一声谢。”赵掩瑜紧张地差点咬到舌头,脑子更是一片空白,完全忘了自己刚才说了什么。
卢氏轻笑,对他高看了几分,至于对顾寒昭语中的未尽之言也不再追问。
卢氏问了几句府中近况便将顾寒昭和赵掩瑜赶了出去,只道今日是凤朝节,若因留下陪她而错过姻缘实在可惜。
顾寒昭原想与母亲摊牌,但看她神色也不忍再打扰,将她送回房中便与赵掩瑜出门了。
顾福见他们二人正准备相携离开,犹豫了片刻还是将准备好的竹片交给了他们,就算这竹片用不上但也是习俗,戴上才有福气。
南泽风土人情大多延续大泽,凤朝节便是如此,最初只是为了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的节日,后因大泽开国皇帝的任性将凤朝节定为了求偶的节日。
凤朝节这一日但凡没有娶妻的成年男子都要佩戴绑有红绳的竹片,竹片上写上姓名年龄家世等等。而没有定亲的女子则会乘坐彩船,身侧挂有竹竿,若是有意求娶便将竹片挂于竹竿上。最后女方若也有意,凤朝节后便可定亲,只是每年只有极少数的竹片才能挂上枝头,十之*的会落入水中,剩下的能不能挂上心悦女子的枝头也要靠些运气。
至于男子间则更加简单一些,若是有意便可直接交换竹片与定情信物,反倒比女子省去了许多麻烦。
如今还没到彩船出游的时辰,街上多是一些年轻公子与蒙了面的小姐。看似心思都在街边的小贩上,实际上却在暗暗打量。
“彩船之前会有宫中乐坊的伶人献舞,倒是可以一观。”顾寒昭拉着赵掩瑜的手穿梭在人海中一边解释道。
赵掩瑜点头,对那献舞也燃起了几分兴趣。
☆、第二十七章
“这画是我先看上的!”顾寒昭和赵掩瑜正准备去看彩船,便听见身后传来喧闹声。顾寒昭回头便看见正处于人群中央的辛子安,揉了揉太阳穴,很想就这样一走了之。
赵掩瑜看他这样子甚是有趣,阻止了他继续看热闹的心思,挤进人群之中。
出声的是一个年约十五六岁的少年,个头只到辛子安的下颌处,此时手中扯着一卷画怒道。
辛子安皱眉,不耐道:“我已经付钱了。”
一旁的商家赶忙出来打圆场:“这位小公子,我这里还有其他几幅辛大才子的画作,您再看看?”
那少年扬眉,露出了精致的眉眼,带着三分眣丽七分英气。他的身材娇小,嗓门却不小,指着辛子安怒道:“我就要他手中的那幅!”
商家被闹得头大,只能转而与辛子安商量,辛子安连一眼都欠奉,趁那少年不备夺过他手中的卷轴,头也不回地消失在人群中。
那少年猝不及防,被夺了卷轴后正准备去追,他身边一直沉默的下人慌忙去拦:“您消消气,这都到回府的时辰了,若是老爷看不到您,您又该受罚了。”
那少年咬牙,朝辛子安离去的方向狠狠哼了一声才转身离去,身后的下人也松了口气,赶忙跟在他身后。
“辛公子这是买回了自己的画?”一场闹剧最终因当事人的离开而散去,赵掩瑜茫然地问道。
“子安的画也算千金难求,时常有下人欺上瞒下将他弃了的画稿偷偷卖出去。在他眼中这些都是瑕疵品,找到必定是要烧毁的。”顾寒昭为他解惑,“世人眼中的珍宝在他眼中却不值一文。”
“各人有各人的喜好,我若是遇到好的药材,想来也不会比辛公子好多少。”赵掩瑜一笑,倒是也能了解对方的想法。
顾寒昭看着他的笑颜发愣,心想自己也是一样,若是每日都能看到他如此开心,即使千金万金也是舍得的。
这场闹剧散后,众人的注意力便都被即将开始的彩船吸引去了注意力。
顾寒昭护着赵掩瑜穿过重重人海,终于占据了一个极佳的位子,此时已经有画舫缓缓开出。
领头的画舫最高处有三层,最顶上是挂上了纱布的小亭。微风一吹,纯白色的纱布便随风而起,将砖红色的画舫衬托地美轮美奂。
河面波光粼粼,配上经过精心装扮的画舫恍若仙境。正在众人赞叹之时,密集的鼓点便如雷霆之声在湖面泛开,溅起一圈圈涟漪,众人的情绪刹那间高涨起来。
随着最后一个鼓点落下,琵琶声渐渐漾开,八名身着七彩舞衣的伶人踩着绳索从亭上滑下落到画舫的各个角落,足有三尺长的水袖在空中飞舞,引得岸边众人啧啧称赞。
琵琶声落,一息的沉寂之后,各种乐器糅合而成的曼妙曲调传入耳中,与伶人的舞姿完美契合。
有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