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他,好吗?”
我父亲研究历史,又教授文学,家有藏书万余册,可是文革一开始都被抄走或焚毁了。我回家把这事告诉给了我父亲,他说,李老师说的这事咱们肯定要办,可是这事有难度。他立即到中国书店,新华书店去找,都没有这本书。最后,父亲通过他的一个老朋友找到了一本,是他这位老朋友家里的一本藏书,还包着书皮。
这天,我兴冲冲地把书交给了可染老师。他非常高兴,一边翻着看,一边喃喃自语:“这个书好啊,好……”他叫李庚过来,把《文心雕龙》递给他,说道:“这是邓伟送给你的一个礼物,你也要还给邓伟一个礼物呀!”李庚高兴得翻看着,可是听到父亲后一句话,又有些为难,说:“我有什么礼物呢?”老师说:“你把你的画拿出来。”李庚回到自己的房间,抱出来一摞画,可染老师站在画旁边,一张一张地看,挑选,约摸过了一个钟头,最后挑了三张,他选择了其中一张画的是江南山水,画面上有渔船,山,树,是四尺三开的。老师端详了一阵子,就在画上题了字:李庚画,送邓伟。然后印了他自己三个印章。这幅画成为我和李家两代人之间情谊的见证。
题好字后,老师对我说,“这是我们父子俩给您的礼物。因为《文心雕龙》是令尊大人和你一起送给我们的。”然后,他又把送我的这张画钉在墙上,看了好久。这时,阿姨来喊吃饭了。可染老师不让我们去,对我说:“李庚给你准备了。”我和李庚到了他的房间,这时,屋里还有华君武先生的儿子,就我们三个人。李庚在楼下商店小卖部买了几个罐头,我们把门一关,边吃边聊。李庚那天很高兴,手舞足蹈的。他说他非常喜欢《文心雕龙》这本书,一定要好好学。我们吃了很长时间,等我们出屋的时候,老师已经回他的屋子午睡去了。他给阿姨留了一句话说,别让邓伟走啊。
下午三点多钟了,老师醒了,这时我正在李庚房间说话,他敲了敲门问:“邓伟在吗?”我跟老师到了画室,他把墙上的那张画摘了下来,用报纸包好,递到我的手上说:“画的还可以,留个纪念吧!”
后来可染老师在日本办画展,他回来后,我去看他,他拿出李庚在日本出版的一本画册送给我,说:“这是李庚在日本办画展时出的一本画册,我代表李庚送给你。”他又说,“李庚太粗心了,他也没有向你和您父亲汇报他学习《文心雕龙》的体会。”我没有想到老师的心这么细,还记着我们送李庚书的事。
他慢慢地翻动着李庚的画册给我看,他指着李庚在一座庙前的留影,说:“你看李庚住的这个环境,有诗意,有画意,就看李庚有没有笔意啦!”
老师送我一本他在日本办画展时出的画册,当中的作者肖像是我拍的。“我还没有给你稿费呢!”说着,李老师用毛笔在画册上为我题字,又盖上印章。
十、听老师讲画
因为老师已经说要教画画了,过了一个星期,再去老师家的时候,我就把这一段时间临摹的黄山风景写生,还有我画的我们家院子里的两棵枣树,四合院等画稿,带给可染老师请他指教。
看了我的画,老师并没有提出什么具体意见,只是开门见山地说,“今天就和你谈谈画画的方法吧。其实这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必须把它分解了以后,一点一点地谈,一步一步地走,这就像学习一样,画画要有顺序,学而无序,反而会慢。”
老师说,学习画画的方法有直接和间接的两种。直接的是主要的路径。他说,“我为什么反对你临摹呢?因为那是间接的经验。当然也不是不要临摹,只是不要临摹得过多。”针对于我上一次拿了六张画给他看,有四张临摹,两张写生的情况,老师批评说这个比例就错了,应该是一张临摹,三张写生,写生应该占多数。这是直接训练的方法和手段。而临摹呢,是学人家现成表现形式的经验,间接的学习就像是隔了一层。
谈到画素描风景的方法,可染老师讲了自己走过的路。他说自己在对景写生,画草稿的时候,是当作一个素描作业来完成的。每一张作业,最关键的是把最黑的地方先画出来。宇宙间最黑,最亮的东西是什么?比如说煤,黑能黑到什么程度?他曾留心观察过。煤是有反光的,它亮,能亮到什么程度?他看过太阳,看的时候,还不敢看,怕把眼睛晃坏了。科学家可能是用特殊仪器看的,一般人看不了。这也就是说,最黑的,和最白最亮的东西在世界万物中、在宇宙中都是非常少的。而中间色比较多,最丰富的就是中间色调。他说在写生的过程中,用铅笔表现对象的时候,主要是充分表现中间色彩的丰富性。说到这里,他拿出了两本速写给我看,一本是他画的树,一本是他画的山。老师说,等他给我讲完以后,就让我安安静静地坐下来,一页一页地翻。光是看,不要说话,在看的过程中,要想一想他刚才讲的那些话。
老师刚才讲的那些话归纳起来就是,要把色调层次画出来,要分黑白灰三大面,五大调子就是亮面,高光,反光,暗面,明暗交接线,明暗交接线是最重要的,要抓准、抓住。
这时候老师拿出来一本他画的山,这是他对景写生画的,不是拿照相机记录的。他说他画的那个山的受光面的轮廓线,是准备将来用墨在宣纸上表现出来的东西。这个形态抓准了,明暗关系的过渡就抓住了,就有了变化和转折。接下来,他又把他画的那本松树拿给我看,指出他每画一棵松树,上面都有明暗关系,有受光面和背光面,这样画出的树,就有立体感和转折感。老师把刚才讲的又归纳了一下,说,“绘画的方法,是比较的学问,要反复地不间断地进行比较。没有比较,就没有明暗。没有比较,就没有变化。没有比较,就没有形态。经过比较和一定的求证之后,再认真地画下去。”
老师就不再讲画了,他说他还有事,就回到他的房间去了。我就在画桌前坐了下来,看他的那两本速写,先看山,接着又看树。
等可染老师从卧室走出来,他对我说,“我今天要考你一下,今天你看了我的写生作业,我也看了你的写生作业,你看咱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听了这话,我心里有些紧张,就说,“这个问题太大了。我的习作怎么能和您的作品比呢?”老师说,“你就说说你画的这棵枣树和我画的松树吧。”我说,“您画的松树上面的皮,用了灰调子,变化很多,松树的前后关系,黑白,空间关系也画出来了,尤其是暗的地方,都表现出来了。我画的那个枣树,有点像白描的性质,黑白关系没有掌握好。”李老师补充道:“不光是大的块、面关系没有掌握好,就是刚才我给你强调过的,灰的,中间的调子,不光要画出来,而且要把调子的丰富性,立体性充分表现出来。树干、树叶之间的关系就是暗面和亮面的对比,它的前后面空间的对比,就是要在比较的过程中产生明暗。不是说把黑的和亮的画出来就有明暗了。”
老师告诉我,他还有几本速写,以后还会给我看的。这时我照着他画的松树,用铅笔随手画了几笔,老师立即把我的手按住了,说:“你现在更多的是去思考去看,而不是按着我给你拿来东西急于摹仿。比如说画树,要到大自然中去看,要用你的手,你的思想去表现那棵树。经过比较之后,想想如何画好那棵树,而不是照猫画虎,画一个我这样的树,这是没有意义的。”
1977年3月13号这一天,我去可染先生家的时候,遇到山东的两个画家刘宝纯和张登堂。他们两人沿着黄河画了很多写生和创作。画稿就有一大摞。这回他们专程从山东赶来向可染老师请教。可染先生见我来了,就说今天我们俩不上课了,他让我在一边认真听,他跟这两位朋友的谈话,并让我做做记录。
可染老师接着细细观看两位画家带来的画,他一张张地看,看得非常慢,也非常有耐心。看样子我来之前,可染老师就已经看了一会儿了。看完画稿,老师把我的笔记本拿了过去,在画桌前坐了下来,思考着什么。
片刻之后,可染老师拿起笔来,在我的笔记本上写了三句话,一句是“咫尺有千里之势”,第二句是“山中有龙蛇”,第三句是“蚕头蠖尾”。写完了以后,他对山东的两位画家说,咱们一起再议一议吧。接着他就谈起他写的这三句话的意思。
什么是“咫尺有千里之势”呢?老师说,在自然界中,本来是看不到一些物象的起止之迹的。黄河虽然有源头到入海口,现实生活中的黄河是很长很长的,在作画的过程中,一张再大的纸也不可能把黄河的全部画下来,只能通过描绘黄河的局部来呈现她的雄伟气势。这就叫咫尺有千里之势,无起止之迹。
老师接着说,在生活中对景写生的时候,是一个一个基本功的练习,当把许多素材组织在一起创作的时候,就要把千里之势这个观念表现出来。而不是把一个完整的黄河容纳在一个画里面,因为画面空间是有限的,自然本身是无限的。
可染老师讲的时候,态度非常谦和,完全是在和来客讨论。在不慌不忙的表述中,把他精辟的观点井井有条地讲了出来。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十一、师造化
可染老师讲到第二句“山中有龙蛇”的时候,提到他曾有一方印章叫做“不与照相机争功”。他平常照不好相,也没有把摄影当作一件主要工作来做。他只是用绘画的方法来观察景物,表现景物。他说,比如看一座山,在一天当中,山的光线有很多变化。早晨起来看山顺光看,到了傍晚太阳转到后面,就成是逆光看了。由于山光的塑造,山就像是一条龙,或是一条蛇,使山产生了生机,产生了生命,产生了气韵,这就是为什么说“山中有龙蛇”的道理。
说到第三句“蚕头蠖尾”,可染老师说,“蠖”是一种虫的名字,也叫“步曲”、“造桥虫”,它的身体很细长,爬行的时候屈伸前进。我看这个字笔划较多,请老师写简化字。老师笑了,说,“这个字没有简化字,你不要想投机取巧。”说着他跟两位山东画家说,“我是跟这小孩开玩笑!”接着他又在我的笔记本上多写了一个“蠖”字,他让我准备好记录。他问我见过蚕么?我说小时候我还养过呢。他说,蚕的头部和尾部,都是一样粗细,“蠖”字在这里比喻写字的笔画要均匀。匀,就是平,线条平实。这时他又讲到二位画家的作品,说是他们画了黄河边上的许多山,这些山,一定要画在一个适当的位置才好。一位画家问,“什么是适当的位置呢?” 老师回答说,这个适当的位置也没有一定的格式,只要你视觉上感觉合适,不是特别的跳跃,没有脱离整体的效果,就是适当。话题又说到蚕头蠖尾上来了,可染老师强调说,这句话就是指在画面上要表现得很均匀。
这时一个画家又说,咱们平常画的自然风景中,除了景,还有人物和房屋这两大问题要解决好。这二个问题在古代山水画中有体现,但是现代山水画中也有一些人用古人的画法来画人物和房屋,现在的房屋都是使用砖、瓦、水泥造的,这个问题怎么办呢?
可染先生听了笑了笑说,这个问题还是得从他自己说起。他在50年代末的时候,画风景中的点缀小人总是画不好,那一年,他画了几万个点景小人。说到这里,可染老师又从他的卧室,拿出几本速写,这里都是他在码头、集市上画的各式各样的人物的动态写生。都是用铅笔画的,画得都不大,有时一页上画了几十个人,他说他那年就是集中突破解决人物的形态,掌握人物之间的关系,人物与建筑之间的关系,建筑与人物和景之间的关系,在这些关系中进行比较。
李老师指指我说,“上星期邓伟来的时候,我们讲的课不就是比较吗?今天山东来的两位同志和咱们在一起又谈“比较”,谈得比较深入了,包括景、建筑和人物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在风景画中比一般不带人的更重要,如果是人和房子同时出现的时候,一定要以人为主。山和树都是自然景物,树比山要重要的多。”他停了一会,接着说,“这就是自然风景中的几个重要因素之间的关系问题,最重要的是人。”
我当时听了有些不太理解,就问老师:“一个山水画家,为什么把人物摆在这么重要的位置呢?”他说在山水画的创作过程中,如果没有人物的话,就缺少意境,缺少情与境的表达。他又加重了语气归纳一下他刚才的谈话说:“在一幅山水画中,人比自然的任何景都重要,比如人和房子,山、树、人是重要的,在这个前提下,树比山更为重要。”
这时一位同志又提出,可染先生画的雨景特别精彩,有哪些经验能不能向他们介绍一下。可染老师笑了笑,“我就是画得多,经常画。”这时候我有点急了,就和老师说,您说是画得多,这话也记呀?他连忙说,“这个不能记,不能记!你要听我说,说得清楚,讲得慢的话,才是你要记的话。”
可染老师慢慢坐到了画桌前,我把笔记本放到了他的面前,问他是不是还要写什么?他说要休息一下,他从茶几上拿了一个牙签,他咬下来一点,在嘴里咀嚼起来。我知道,这是可染先生思考问题时的一个下意识的放松动作。过了一会,可染先生慢慢地说,“画雨景最重要的是,画得要厚。厚,就是要把笔墨画出来,把层次画出来。下雨的天气比较暗,没有太阳。要表现好这个‘厚’,很难。”他说,他画了几十年一直在这个笔墨层次里面下功夫,很多人说他在用墨上用的深,用的大,用的重,用得多。实际上,对于雨他画得很淡,他对雨的理解,在用墨上,用笔,用色方面,下了很多功夫,就是如何体现厚重感,而不是一个薄薄的渲染。画雨的时候,不能过多地留白,因为雨是有层次的,雾也是有层次的。要到生活中去认真地看,仔细地观察。”
他举了一个例子。他喜欢广东从化这个地方,广东经常下雨,有时他隔着窗子看见外面正是艳阳高照,忽然就落下一阵雨来。那个雨看起来很通透,有种山中有龙蛇的感觉。但那不是山,那是自然景物中的一种现象。他又说,夏天他在北戴河;一场雨“哗哗”下起来了,没完没了,下个不停,真是“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看不到边际。北戴河是北方,从化是南方,一南一北距离很远,坐飞机都得要好几个小时,坐火车也要两三天。说这两个例子的意思是,南方和北方的雨,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只有认真观察,才能辨别出它们之间的层次与浓淡的差别。
两位山东的画家请可染老师给他们示范一下如何表现雨景的方法。据我所知,可染老师很少当着别人的面作画。果然,他并没有提笔,只是补充说:“这也不是一笔两笔就能学到的。古人说,“师造化”,你们一定要到大自然当中去多看,多想,把看到的大自然景物融汇到胸中,然后再运用自己的笔墨和技巧进行创作。时间久了,自然就可以见到成效了。”两位画家连连称是。
到了77年的三月底,一天,我带了写生习作去请教老师,这一回我画的是水仙花。我是用铅笔勾好,再用毛笔画到毛边纸上的,是采用白描形式的对景写生。看了我的画,可染老师认为线条太快了。他教我画水仙花的线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