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未在一次中途休息的时候发现了顾涣正坐在健身室门口写着什么,他悄悄地滑着轮椅出去,就看到了顾涣对那边部名为《这是一场游戏》的电影规划。
“这是?”苏未不解的问,他送过来的剧本里,好像没有这个。
顾涣笑笑,“这是我自己写的,宝宝要看看吗?”
苏未诧异极了,“天呐,你还会写剧本啊!太厉害了!”
顾涣将笔记本中存的文档打开,“只是一个想法而已,我想试一试。”
苏未接过笔记本,连看都没看就夸道,“试!需要什么就列一个单子给我,等你拍摄的时候肯定给你准备的妥妥的。”
看到苏未问都不问就知道他想要亲自拍电影之后,顾涣心里顿时涌出来一股极为浓烈的甜蜜,“谢谢宝宝支持,有需要的话我肯定来找你。”
苏未满意地摸了摸顾涣的头,精神百倍的重新进了健身室。
就在苏州研究顾涣这个八字还没一撇的电影的时候,顾涣之前拍的电影也终于上映了。
近年来关于年轻人去祖国边疆建功立业的问题很是两极分化。
一部分人认为可以锻炼年轻人的毅力,把先进的文化和技术传播出去,有助于建设更强大更美好的祖国。
也有一部分人认为,穷山恶水出刁民,这些年轻人过去,说不准就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毕竟网上有不少关于偏远山区拐卖妇女儿童的话题。
这部电影在这种情况播出,可想而知会有多大的讨论度。
他们可以攻击人性的劣断,也可以攻击那些恶人恶事,但他们不可以攻击这部片子。
因为这个剧本是由真实事情改编,连地点都是实地取材。
编剧就是一个支教二十多年的教师不说,就连里面出现的人物,也基本是有原型的。尤其是戏份较多的几个,更是真人真事。
整部电影不是全然的美好,也不是沉重的乡村枷锁。有被骗去全部家产的村民,有被大山困住的孩子,有中途退场的支援工作者,也有咬牙撑下来的死倔。
但结局是有期待的。
即便他们依然生活在泥沼之中,可他们也尽力地抓住了幸福的尾巴。
这部电影的结尾没有用最常见的大团圆式,而是在努力的中途给了一个拥有无数悬念的未来。
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想象去填充那些空白。
毕竟,祖国的边疆还有无数的主角在努力,未来是可期的,是没有模板的,是有无限可能的。
电影上映的第一天,它就得到了许多影评博主的高分推荐,就连也官方大力宣传了一波,这让本在观望中的观众立马买起了票。
而作为这部电影的投资商和演员家属,苏未自然在电影上映的第一时间就拉着顾涣去看了,然后回来的当天晚上,他就将自己公司名下的所有电影院都增加了排片量。
事实证明苏未的商业嗅觉是十分敏锐的。
他指着不断上升的漂浮物,豪爽地给顾涣拍了张金卡,“看见没,这都是我们两个赚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