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五人这是在精武馆的庭院中,进行“例行”战技切磋。只不过往常这种切磋都在午后进行,这一天却是晨练回来后,言欢便张罗着开打。
另外四人都觉得,言欢表现得有些迫不及待,怕是在战技上又有了什么特别的领悟。待见到他和林昊锋过招,现果然和前几天切磋时大不相同。
随着言欢的修为和大家越拉越近,战技切磋时的压制性越来越强。除了修为高出大家一截的阿姚,另外三人与言欢交手时很难占到上风。
但也只是难以占到上风而已,至少表面上还有来有往。切磋毕竟不同于真正的比试,旁边又没有修为高深的师长看护,大家都会留些余地,以防控制不好伤及对手。
可今天言欢带给人的感觉,却是充满了压迫感。就连旁观的阿姚等人都感到不好应对,身在战局中的林昊锋就更感吃力了。
林昊锋见言欢拳上青芒吞吐,时隐时现,背心不由一阵凉。除了举起双掌硬接,强行封阻对方攻势,再没有第二种应对的方法。
“应运而生”的技巧,林昊锋已经完全掌握。此时虽然是采取守势,仍然不折不扣的使了出来。双掌上劲力重叠,前为“化劲”后为“寸劲”
言欢一拳直击林昊锋掌面,以“化劲”消“化劲”以“寸劲”对“寸劲”两股力道抵消碰撞同时,又生出一股力道透向对方掌中。
林昊锋感觉自已掌中所蕴含的两股力道,均被言欢以巧妙的方式化解,而不是像前一拳相交时那样硬碰。就好像伸手去抓一条滑不溜秋的泥鳅,力道被卸在一旁,不由很是佩服。
这显然是对“应运而生”更为巧妙的运用,已经越了刀法基础上讲述的范畴。林昊锋正自叹服,突然现言欢拳中还有一股力道,不由大惊。此时他正是旧力用尽,新办未生之际,根本来不及运息相抗。随即却感到言欢拳中的那股力道在自已掌中一触即收,并未实质性的出。
这一招交换之后,言欢收拳而立。林吴锋呆了一下,道:“这是“应运而生”还是“随心所欲小?”
纪雪梅道:“显然两种都是。”
林昊锋不禁“啊”了一声。阿姚和沈小飞也极为意外,轻呼出声。
他们虽然知道言欢一直在钻研这几种技巧,要将之融合运用。但小人二工听言欢说。系少年时间才能有所得,没想纠泄世快就做到了。
阿姚嗔道:“好啊,你偷偷练成了这么厉害的战技,还瞒着我们。”
言欢笑道:“我也是昨晚突然有所领悟,今天这才是第一次运用。我什么时候偷偷练了,又干嘛要瞒着你们?”
这一段时间言欢教小石头修习仙道功法,本着尽职尽责的态度,深入学习了不少仙道典藏。通过研究这些书籍,对念力的运用又有了全新的理解和体会。
仙道功法的修习,全部仰仗念力的运用。虽然与武道没有共通之处,却给了言欢不小的启和借鉴。
要说通过教小徒弟来自查以求进步,言欢虽然教的是仙道功法,却是得到好处最大的。
就在昨晚,他突然生出一种明悟,战技基础通法的钻研有了实质性的突破。
有道是十年悟道,一朝顿悟。这话其实包含两方面意思,一者先要有足够的积累,二者突破也需要一些机缘。
当积累的足够时,却未必能迎来突破。有时候就差那最后一步,却往往穷数年之功而无法迈出。
言欢对战技基础通法的钻研,正是这种情况。从有了思路开始着手到现在,已经快一年了。每天他至少花三个时辰习练战技,这还不包括思考所用的时间。
对仙道功法的研究,正提供了一个机缘。虽然离言欢理想中的通法相差还远,但将“应运而生”和“随心所欲”初步融合,却是一个可喜的成就。
如今的野球拳,较之言欢网开始钻研基础通法时,又有了很大不同。外部招式基本没变,内里的元息运用,和入门功法中所载的心法已经完全不同。
其实战技之间的区别,外部招式只是次要末节,元息的运用心法才是本质。严格说来,言欢现在所使的野球拳,和过去已经是两种战技。
如果以元息修为的要求而言,现在的野球拳已经算是三阶战技。言欢在前两重境界时,是无法将元息这般运转的。要是考虑到念力的运用,恐怕修为再高也无法像言欢一样运使心法,这又不知道该算是几阶了。
现在的野球拳,已经锐变为全属于言欢一个人的战技。
其余几人的修习中还没碰到需要顿悟的情况,却也知道迈出这一步的不易,均为言欢感到欣喜。
阿姚”喜嘻一笑,道:“就知道你最了不起了。”对纪雪梅道:“这下你肯定不是我哥的对手了!”
纪雪梅不答阿姚的话,对言欢道:“我们来切磋一下。”
沈小飞惊道:“你已经有了应对之法?”林昊锋和阿姚也有些不可置信的望着纪雪梅。
纪雪梅修为上可能还要落后沈小飞、林昊锋两人一线,但在战技方面的悟性却极高,是几人公认的仅次于言欢的人。
阿姚凭借修为等级高,能够压制言欢和纪雪梅。但单论战技方面的造诣,她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