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步步倾城 > 第365部分(第2页)

第365部分(第2页)

其实已经到了这个节骨眼儿上,即便让人发现是他在找这些人,也无妨。有心之人也不过是把他叫了这些人的事情,去告诉给父皇或是老三。

父皇那边,是再不可能听到、再不可能有任何应对。而老三那边呢,即便不知道他要动手,也一定已经在做对付他的准备了。估摸着此时,老三和皇贵妃那老贱人,正在承天阁里商量对策呢。现在比的,就是谁的动作更快些。或者更直接的,就是直接两军对峙,强者胜。

张福海走后,庸王收拾了地上的血迹,又将自己身上那沾染着血迹的衣裳换掉了。又等了片刻,便听到有人停在了门口儿。随即,便是一阵低低的敲门:“大人。”

一听,来的就是周家的人。如若不然,先有的称呼就是“殿下”。

这四个能借派上大用场的统领里,有两人是周家的心腹,要么受过外公大恩,要么就是祖上世代追随周家。总之,他们有今日的地位全靠着周家,因而对周家相当忠心。另外有两个则是他们抓着了把柄控制着,使其不得不效力。

周家那两人是黄敬德和张启林,那两个后控制住的,是原本就和他关系不错的季鸿生和于海成。

听得来人的声音稳重老成,应该是步军营副都尉黄敬德。这老头儿可是个精明角色,是这四个人里最不好糊弄的。

“进来。”庸王坐在桌边喝茶,做出相当悠然的样子来。

黄敬德推门进了屋,见只有庸王在,并未先给庸王请安,而是四下看了看,明显是在寻找周炎。看了一圈儿没看见周炎,这才施礼道:“下官给殿下请安。”

庸王笑道:“黄伯伯快快请起,与本王无需多礼。”

黄敬德起身,见庸王神色如常,不免有些诧异道:“是……殿下叫下官过来的?”

庸王模糊道:“是,也不是。是外公的意思,不然本王岂敢劳烦黄伯伯呀?”

“殿下言重了。”黄敬德忙施礼道。

庸王笑道:“等下还有几个人要来,外公的吩咐,等人来了,本王一并说给你们听。接下来的事情,少不了要黄伯伯帮忙啊。”

“国公交代的事,便是下官该尽的本分。只是……”黄敬德又四下看了看,问道,“国公呢?”

“外公还有其他事情要做……”庸王很谨慎地起身,开门向门外看了看,又看了看房内的几个窗户,确定了门窗紧闭,这才走到黄敬德面前去,低声道,“父皇……已经驾崩了。”

“啊?”黄敬德一声低呼,显然很是惊讶。

庸王见这一法子奏效,便继续道:“是刚刚的事儿。父皇驾崩的时候,皇贵妃就在父皇身侧……至于父皇到底是怎么没的,这个咱们就不得而知了。只是这会儿,老三那边一定已经知道了消息,一定已经准备要对付咱们了。一旦让老三得手,本王和外公,都回不去京都城……”

庸王的语气相当郑重,颇有些蛊惑人心的本事:“所以现在要比的,就是谁的准备更充分、就是谁行事更快。本王和外公,已经两个人拆成了四个人来用,可却也未必能筹谋过老三那边。所以黄伯伯,你们几个,对本王和外公的生死存亡,对皇后、对整个周家的存亡,可是至关重要……”

言罢,叹了一声儿,拍了拍黄敬德的肩膀。事还未成,便已经开始感念起来:“本王常听外祖父夸赞黄伯伯的忠心,刚刚祖父还说,这些人里,最能靠得住的,也就是黄伯伯了。所以啊,黄伯伯您身上的担子,可是重得很哪……”

“为国公和殿下做事,乃是下官的本分。下官不怕担子重,只盼能为国公和殿下尽一份力。”黄敬德忙抱拳道。

庸王叹道:“有黄伯伯此言,本王就放心多了。外公果然没有看错人哪!黄伯伯,一旦事起,你既要帮本王和外公对付宸王那边,又要帮本王盯着咱们这边的人,着实辛苦了你。且也要提起万分的谨慎才行,事关重大啊!”

庸王又拍了拍黄敬德的肩膀,道:“这也是为什么外祖父再三交代了,一定要先叫黄伯伯过来,先把情况和黄伯伯交代一番。”

黄敬德忙施了一个臣子大礼,道:“承蒙国公和殿下器重,下官定当全力为之,不辱使命!”

庸王随意笑道:“好了好了,无需多礼。外公信得过黄伯伯,本王自然也信得过。估摸着其他人还要等一会儿才能到,黄伯伯,且坐下等一会儿吧。”

“多谢殿下赐坐,只是下官不敢僭越,还是站着候着更自在些。”黄敬德道。

庸王笑笑,道:“那好,本王也不为难你。”

这老家伙年近五十,在军队里摸爬滚打了大半辈子,军人那些豪放痛快的性子在他身上不多见,但朝堂老朽们迂腐谨慎的做派,在他身上倒是随处可寻。

老家伙自己没什么大本事,多亏着周家提携,才得以在五年前调任回京,一路升至步军营副都尉。每日里被那二十出头儿的步军营总都尉张羡林差遣着,倒也不觉得屈辱,反而怡然自得。是个老婆孩子热炕头儿的主儿。一肚子的鬼心思,都用在了自保上。

身上唯一可取之处,也就是对周家的忠心了。而且他对周家的忠心,当真到了令人敬佩的程度。这般很会精明权衡、只顾着自保的人,若是遇到周家的事儿,那“自保”二字便被抛到了脑后儿去,不管自己的生死,听凭周家差遣。就连外公那样苛刻的人,都对他的忠心颇为赞许。

这也是外公那老狐狸早年筹谋得当,不得不说,外公的远见,非常人所能及。当年外公还是周家少爷的时候,只身一人外出游历,见着一个被一群乞丐围着欺负的小孩儿。小孩儿不过七八岁,面对一群壮年乞丐的毒打,虽说连连求饶,百般认怂,但无论如何,就是不把怀里那一块鸡腿交出来,死死的护着……

外公心内诧异,便用些银钱驱散了那些毒打他的乞丐,倒也并未多问什么,白做了一个好人似的,放他走了。随后跟上了这小乞丐,只见小乞丐护着这鸡腿,回到了郊外一处破房子中,将鸡腿给了躺在破床上的、奄奄一息的老妇人。老妇人却舍不得吃,推搡着非要让小乞丐吃……

那一情景光是听着,都让人心内恻然。

外公在门外等了一会儿,见小孩儿又出去乞讨了,便追了上去,细细询问了一番。才知道那老妇人是小孩儿的祖母,小孩儿刚出生的时候,父亲上山砍柴,被狼给吃了,母亲嫌弃家贫,仗着有几分姿色,跟着一个游商走了,再没回来过。小孩儿自幼和祖母相依为命,如今祖母病重,他们不仅看不起病,就连饭都吃不上了,没法子,这才只能出去乞讨。却因年纪小,常常被这一代的乞丐欺凌。

外公听了,便动了恻隐之心。当时没说什么,但趁着小孩儿出去乞讨之时,请了大夫来给老妇人医治。但无奈那老妇人已经病入膏肓,请了几个大夫,都表示无力回天……

第六百二十三章:为子之道

没法子,外公只得请大夫用些方子,不求能把人救活,只望能让老妇的苦痛减轻些。

且外公觉得这小孩儿是个重情义的人,若着意拉拢培养,日后或许能派上用场。因而在老妇病逝的前几日里,外公始终帮小孩儿一起照顾老妇人。堂堂一个镇国公府大公子,也做起了劈柴生火的事儿。

如此在小孩儿家照看了十几日,老妇人最后还是死了。但因着孙儿始终陪伴身边,且衣食上又有人照顾着,走得还算安详。外公见小孩儿孤苦无依,又将小孩儿送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