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现在逼出来了吗?”我搁这甚是无语,你这说法怎么跟小孩子补作业一模一样?到这时候还嘴硬?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ノД“),没有,爱莉希雅已经快被逼死了。。”
“|??“),我看你这也憋得蛮久了,先别急着码了,理一理思路再说吧。”
“(ノД“),怎么理嘛!”
“|??“),那我帮帮你。接下来我问你答就行了。”
“唉?⊙⊙”
“第一个问题,你现在码的是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中的哪一部分?”
“(?O?)发展。”
“那高潮部分想好了吗?”
“嗯…差不多。。。”
“那开端部分确定了吗?”
“确定了吧,要改的话也可以改嘛|??“)”
“第二个问题,你现在码的这一个篇章,是想表达什么道理吗?”
“(??),想啊,主要是想体现环境对人的体制化影响。”
“体制化。?你是指《肖申克的救赎》中那种人对于环境的共存依赖性?”
“嗯,从痛恨到习惯,从习惯到依赖,以至于最终只能将自己的生命寄托于高墙。”
“那结局如何?你是准备写屈服于高墙,还是最终打破高墙呢?”
“(?。?v?。“),打破高墙,开展新生活,可爱的女孩子写不了太伤感的东西。”
“那高潮和结局是准备放一起写吗?”
“嗯,差不多。”
“好。爱莉,我帮你梳理一下吧。”我轻闭上眼,摸了摸下巴,先自己在脑海中把整个思路大体地过了一遍。
“这类小说的叙述应该是以人物的思想弧线为主要线路。”
“你刚刚说的也很明白了,从痛恨到习惯,从习惯到依赖,这些应该是配角一类,也就是正常人的思想弧度。而作为主人翁的特殊性,情感线路应该是从痛恨到适应,从适应到麻木,从麻木到悔悟,最终破除高墙,开展新生活。”
“不过我这里提供的线路是偏文艺的,王道类题材我估计爱莉你也不想写。”
“那么除了最终大高潮的破除高墙外,从痛恨到适应,从适应到麻木,从麻木到悔悟这里三个情感转折点也可以作为小高潮。”
“而在三个小高潮里,从麻木到悔悟这个折点是最为重要的转变,同时也是主角特殊性的重要体现,你要好好刻画,最好从开始就进行伏笔。”
“情感类主题注重抑扬,前半部分的主题色调必须是灰色,这个你必须把握好,必须要等到后面破除高墙的时候再体现文章的张力。当然为了增加趣味性,前半部分也可以写一些有趣的日常,但要适度,过犹不及。”
“e那后面那个从麻木到悔悟的转变,舰长有什么建议吗?”爱莉希雅若有所思。
“一般来说的话,像这类的题材,笔者会在最开始就刻画一个引路人的角色,帮助主角融入新环境,并在其中结下一系列羁绊。然后在剧情的一步步推进中,以这个人物的死亡作为基石,完成主角内心世界的最后升华。”
“(??д?“),这样会不会太刀了一点,感觉不是爱莉希雅的风格唉?”
“(???)咳咳,爱莉,我自己小说写的不多,说出来的东西也只能给你当作借鉴。学院派的研究方式都是从前人的成功案例中提炼出经验,很少有自己创新的地方,说白了就是套路和拙劣的模仿。我们喜欢将原本杂乱的东西规整为统一的流程,减轻思维负担的同时明确方向性,这是系统文学的优点,但也是硬伤。”
“宋代诗人陆游就曾说过: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爱莉当然可以支持自己的写法,不过作为男朋友我还是稍微提醒你一下……”
“后天就是截稿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