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金融体系目前总计有大约2万亿美元的低质量抵押贷款。其中,很多贷款都已经违约,给持有它们的银行带来了威胁。当然,缺乏信任是会传染的。银行之间拆借的越少,放贷给其他行业公司的款项也就越少,你能获得的贷款也就越少。最后的情况就是,你无法获得抵押贷款或汽车贷款了。
由于消费占了美国经济总量的70%,所以如果无法获得贷款,那么,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坏事。贷不到钱,你就面临着危机─这就是信贷危机。当然,我们确实应该遭受万千指责。华尔街用各种方法把抵押贷款拆分打包,出售并进行交易。我们对此乐此不疲,却忘记了背后的风险。在炮制疯狂发财计划方面,我们的确有过人才华。还记得互联网泡沫吗?破灭了还不到十年呢。
不过美国大众,你们也有责任。
收回目前正在置华尔街于死地的上千亿美元不良抵押贷款?正是靠着这些钱,你们很多人才买了根本负担不起的房子和公寓。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现在得用你们的钱来偿还那些问题抵押贷款了,因为我们华尔街没钱了。政府接管AIG和“两房”,这都是你们的钱,2008年3月底摩根大通收购贝尔斯登用的也是你们的钱。你们或许不喜欢这样,华尔街可能也不喜欢,甚至华盛顿的那些政客们都不会喜欢,但没人有得选─除非你刚好向往生活在物物交换的原始经济中。
因此,美国大众,我们的危机很不幸也是你们的危机。我们一起造就了危机,现在就得一起付出代价。合并、政府接管和破产会继续清扫我们的金融体系,这是个好迹象。这意味着我们正在自我调整,虽然这是被逼的。我们自由市场的运转方式奇怪吗?美国政府出面拯救华尔街,而你们,美国大众来埋单。
虫工木桥◇BOOK。◇欢◇迎访◇问◇
第10节:华尔街冲击波(10)
我的建议:留着这封信,等我们下次再遭遇愚蠢不幸的时候再拿出来看好了。
诚挚的华尔街华尔街的由来华尔街是纽约市曼哈顿区南部从百老汇路延伸到东河的一条大街道的名字,是英文“墙街”的音译。全长不过500多米,街道狭窄而短,从百老汇到东河仅有7个街段。1792年荷兰殖民者为抵御英军侵犯而建筑了一堵土墙,从东河一直筑到哈德逊河,后沿墙形成了一条街,因而得名WallStreet。后拆除了围墙,但“华尔街”的名字却保留了下来,并以“美国的金融中心”闻名于世。
华尔街一角华尔街是美国大垄断组织和金融机构的所在地,集中了纽约证券交易所、美国证券交易所、投资银行、政府和市办的证券交易商、信托公司、联邦储备银行、各公用事业和保险公司的总部以及美国洛克菲勒、摩根等大财团开设的银行、保险、铁路、航运、采矿、制造业等大公司的总部,成为美国和世界的金融、证券交易中心。一般常把华尔街作为垄断资本的代名词,垄断资本从这里支配着美国的政治、经济。华尔街成了美国垄断资本、金融和投资高度集中的象征。在其东北角矗立着古老国库的分库大楼(现为陈列馆),是在华盛顿发表就职演说的地点修建起来的。
在百老汇与华尔街的交界处,可以看到著名的三位一体教堂;早在华尔街还是一堵破烂不堪的城墙的时候,它就已经是这附近的标志性建筑了。这个教堂的建筑非常独特,一砖一石都值得仔细观赏,外面的花园里还有著名的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汉密尔顿的墓。几步之外就是喧闹的街道,各种车辆日夜不息地经过,反而更加衬托出教堂本身的神圣与静谧。据说,银行家和基金经理们经常利用中午休息时间来这里做祷告,然后再回到证券市场的血腥厮杀中去。
现在,三位一体教堂的正前方是纽约证券交易所,背后是美国证券交易所,左右两侧都是高耸的写字楼,只有周围的一小块地方还保存着17世纪的花园和墓地。从教堂门前穿越百老汇,就算正式进入了华尔街。路边的橱窗并没有写着高盛、摩根士丹利或美林等如雷贯耳的名字,反而贴着咖啡馆和健身俱乐部的广告。
总而言之,现在的华尔街只是一个旅游胜地,经常有成群结队的外国人带着敬畏的表情到此一游,希望看看“全世界的金融中心”是什么样子;然而他们看到的只是一个荒废的商业区,几栋陈旧的摩天大楼,以及许多露天茶座或咖啡馆。纽约证券交易所现在已经不允许游客进入了,所以华尔街的旅游价值也残存无几了。
早在20年前,许多金融机构就已经离开地理意义上的华尔街,搬迁到交通方便、视野开阔的曼哈顿中心城区去了。华尔街附近挤满了古旧建筑和历史文化街区,道路也像蜘蛛网一样难以辨认,实在不太符合金融机构扩张业务的需求。“9?11”事件更是从根本上改变了华尔街周围的格局,有些机构干脆离开了纽约这座危险的城市,搬到了清静安全的新泽西。现在,除了纽约联邦储备银行之外,没有任何一家银行或基金把总部设在华尔街。
但是,人们宁愿仍把这一切称为“华尔街”。在洛克菲勒中心的办公室里,人们阅读的仍然是《华尔街日报》;在国会听证会上,美联储主席仍然关心着“华尔街的态度”;在大洋的另一侧,企业家们的最高梦想仍然是“在华尔街融资”。无论地理位置相隔多远,人们在精神上仍然属于同一条街道─在这条街道上,所罗门兄弟曾经提着篮子向证券经纪人推销债券,摩根曾经召开拯救美国金融危机的秘密会议,年轻的文伯格曾经战战兢兢地敲响高盛公司的大门(日后他成为高盛历史上的传奇总裁),米尔肯曾经向整个世界散发他的垃圾债券;在这些神话人物死去几十年之后,他们的灵魂仍然君临纽约上空,附身在任何一个年轻的银行家、分析师、交易员、经纪人或基金经理的身上,随时制造出最新的金融神话。这就是华尔街。
从早晨7点到晚上12点,在华尔街(当然,这是一个广义称谓)的每一个金融机构办公楼里,灯光都不会熄灭,电脑都不会关闭。在所有人都已安然入睡的时候,外汇交易员还在聚精会神地做着某个遥远市场的大宗交易;在所有人还没有起床的时候,分析师已经喝着浓浓的咖啡,开始举行例行晨会;在所有人都在与家人欢度周末的时候,投资银行家正在三万英尺高空的机舱里奔赴某一个新兴国家,准备星期一和他们洽谈IPO问题─对他们来说,这不仅是工作,也是生活和爱好。华尔街的王牌对冲基金经理会对着CNBC的镜头大叫:“我对这一切都上了瘾!”
虹←桥←书←吧←BOOK。←
第11节:华尔街冲击波(11)
无数对华尔街上瘾的人组成了金融界─无数的财富在这里融合沟通,无数的资产在这里配置交易,无数人在这里辛勤劳动,从事他们为之上瘾的工作。
这就是华尔街。
华尔街的一个故事这是一个天高气爽的秋日,一位身着黑色套装的年轻女孩迈着轻快的步子从星巴克走出来,在雷曼兄弟总部的公司楼下,她停下来瞥了一眼那上面淡蓝色的屏幕。以前,这块屏幕一直显示着雷曼的Logo,而现在,那上面的字成了“巴克莱资本”。不过,屏幕上方依然有着“雷曼兄弟”的字样。
女孩拿出手机,对着屏幕拍了一张照,然后飞快跑进了楼里。
大楼附近的一个小公园里,一群20多岁的雷曼员工聊着天,吃着零食,喝着咖啡。他们甚至显得很兴奋,他们对想与他们讲话的人回答:“不,对不起,我们无可奉告,我们不能作评论。”
这是9月23日,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破产一周之后。
就在那家曼哈顿金融区的星巴克里,有一位从事私募股权投资(PE)的詹姆斯(化名)正在喝着咖啡。2006年,他从华尔街一家大型投行离开,投身PE。
詹姆斯23岁进入投行,从事并购交易。他不否认,自己也做过一些对于客户来说根本没有战略意义的交易,但是他还是做了。“如果做成的话我们就能拿1000万美元的奖金。可以说,在那家投行工作的两年里,我给一些公司的股东们浪费了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