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和殿。
赵林等贡士全都到齐,分成两列站立。
身为会元,赵林当仁不让的站在一列的最前面。
赵宸瀚站在另一列的最前面。
然后是文武百官到场,一阵鼓乐齐鸣后,皇帝驾临。
赵林看了眼皇帝。
皇帝李威,成**,马上六十岁。
虽然很是威严肃穆,气场很强,让人不敢直视,但脸色苍白中带着一丝病态的红晕,显然身体不是太好。
皇帝说了几句开场白,然后就是一位崇文馆大学士捧着考题出来,开始发卷考试。
赵林看了一眼。
只有一道题目。
“问帝王之政和帝王之心”。
题目很简单。
这是要求考子们对帝王的治国政策和内心修养等方面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以考察其对国家治理的认识和思考能力。
赵林略微思索,便提笔答题。
按照流程,殿试只需一天。
日暮交卷,检查完后封存。
第二天,由礼部尚书、侍郎、内阁学士等担任的读卷官,这里不再是考官,而是叫做读卷官,开始阅卷。
每张答卷都要由所有的读卷官阅卷,写下评分,然后综合评分选出前十名。
第三天,所有答卷全部阅完,读卷官要一个个把试卷读给皇帝听,所以叫读卷官。要是皇帝不愿意听就省事了,不过前十名的得皇帝亲自看一遍,钦点出状元、榜眼和探花来。
也就是一甲三名,二甲七名。
剩下的由内阁来排名。
很快,读卷官阅卷完毕。
前十名的答卷也都送到皇帝面前。
“陛下,这是此次殿试前十名的答卷。”
礼部尚书傅承望捧着卷子道。
皇帝无精打采,懒洋洋道:“念。”
傅承望打开一份答卷,道:“这是此次殿试评分第十名的卷子,答卷人名赵宸瀚,是镇北侯赵景州的儿子。”
皇帝来了点精神:“竟然是赵卿家的儿子,可是那个养子?”
傅承望道:“是。”
皇帝叹道:“赵卿家为国征战,坐镇边疆,只有一子竟然还走丢了,只能收养别人儿子,每每想来,都让朕痛心。”
傅承望连忙道:“陛下恩德,赵侯爷得知必然感激涕零。这赵宸瀚虽然是养子,但自小深得赵侯爷夫妇喜爱,不是亲子胜似亲子。”
皇帝点点头:“赵卿家的孩子,文采必然是极好的,不用念了,直接评为状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