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我这办法成不成?
拼音+简化字,如果这都不能令汉语汉字成为世界通用语言文字,那朱老七也没辙了。
顺势而为,朱老七又狠狠刷了一波威望。
具体到落实。
师范学堂优先普及,繁简对照,都要学。
各级学堂教师以自学为主,每半年一试,两年为期,不合格者予以辞退。
瀛州内部公文,繁简并用,提倡简体书写。只要书写规范,任何部门不得以简体字为由拒收。
从我做起,身体力行,这一点对朱老七来说毫无压力,他对书法没有执着,书写方便才是真理。
说实在的,由简入繁就难,许多繁体字,后世人或许不认识,但由繁入简,对于当下看习惯了繁体字的人来说,没什么难度,一望而知,稍稍熟悉就可以。
难点在于放下习惯包袱,动笔书写,别拿认识几个生僻字当资本。
认识几个生僻字有什么用?除了炫耀就没别的用处。
妙就妙在瀛州野蛮人居多,文化底蕴浅薄,这若是在大明两京十三省推行,大抵会吵翻了天,一准有人跑去孔庙里哭丧。
即便瀛州,也不是没有人反对,只不过朱老七地位特殊,他这地位相当于开国之君,反对之音掀不起浪花来罢了。
第二份文件,《婆罗洲授地变更令》。
婆罗洲,汉族人口几近百万,广泛分布于沿海地带,已是绝对主体,不存在被颠覆可能了。那么继续无偿授地也就没有必要了,改无偿为有偿,此令将于万历45年生效,给足一年缓冲期。
不出意外,此令一出会带动一波移民婆罗洲小高潮。
外国人的钱要赚,本国牛马也不能放过,不然财政吃不消,地方上总是伸手要钱,朱老七又不会生,卖地就能解决地方一大部分财政缺口。
实话说,这座岛虽大但可供开发利用的土地却有限,沿海圈地,锁死外族进入也就足够。至于进一步发展,则交给时间。
记得前世,沙俄就是这么对待我大清的,沿着边境设立大量定居点,阻断华夏人北上。不信你看地图,狗日的沙俄沿着边界大搞定居点,恶心的要死。
锁边,用高墙不管用,得用人!
第三份文件,《鼓励西贡移民案》。
西贡实际控制的地盘又扩大了,原本为半县,现在则有一府大小。
占婆宣慰使刘景,也就是近卫二团团长。率部于万历43年10月抵达西贡,旋即整合占婆军,以保护占婆人为名兵出麻族势力范围,领事金全德以监军职随军。
麻族,这是一个笼统的称呼,其发展水平同生活方式与瀛州本岛高山族群类似,族群之间语言多样,彼此为了争夺资源有争斗也有联合,并没有一个集权核心。
这样的族群注定对外来入侵的抵抗能力极为有限。
大军所过,以安抚为主,赐印封官,同时赏赐一些东西,只要那些首领口头上宣誓效忠大明瀛王殿下便不会挨揍。对于负隅顽抗者,那自然是要坚决清除的,没有任何怜悯。
宣慰,首先要立威,而后才能抚慰。
进兵半月,平定蛮寨四座,招抚麻族十三部,在一山间平原,联军与前来支援麻族的真腊军相遇。
令人意想不到的一幕出现,真腊军统帅波涅嫩竟然秘密派遣使者同刘景接触,要借款,要购买火器,要借助大明军官训练军队,甚至请求大明考虑出兵帮助真腊复国。
真腊,这个曾经辉煌一时的国度,当暹罗兴起之后便被逐步蚕食。
宏伟的吴哥城毁灭在战火之中,后迁都金边,又被暹罗摧毁,再迁都洛韦,又于二十几年前被暹罗攻破。
人口被掠夺,书籍被焚烧,文明几乎断代,国家完全沦为暹罗附属。
其国如今定都于一个叫做斯雷桑托的小城,国王巴龙为暹罗所立,暹罗在斯雷桑托派有驻军,有类似于总督级别官员全面掌控真腊政务。
论剥削,瀛州在暹罗面前那就是大善人。
每年,真腊除了需要向暹罗缴纳大量贡赋,还要派遣大量劳役去往暹罗。人去了,大抵就不会再回来,沦为暹罗人的奴隶,生死不知。
至于领土,这也没法说,整个暹罗都曾经是真腊的地盘,近两百年逐步蚕食,真腊面积缩水四分之三,其中两分被暹罗拿走,一分独立建国称南掌。
其国以大乘佛教为国教,广建寺庙,僧侣众多,这些玩意不事生产,对平民压榨更重。
明明是稻米产区,却荒芜处处,几十里不见人烟,正经的道路也没有几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