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朗,一名海底人军阀,在击败了一个又一个挑战者之后,他带着效忠他的海底人大军和附庸们,夺取了这座象征着海底文明发源地和精神故乡的城市。
在前来观礼的所有海底人面前,他宣布自己成为海底文明的众王之王,终结了亚特兰蒂斯持续三十年的内战。
这座因纳摩而繁荣,整合各海底部落的王都,终于又出现了一位新的统治者。
克朗也许不是众海底人部落理想中的明君,但对于当今风雨飘摇的海底诸王国来说,却是唯一的选择。
第一卷:374。4好消息和坏消息
站在王宫台阶上享受众人膜拜效忠的克朗意气风发,这是他三十年来从未有过的高光时刻。
在还是塔科尔统治时期,他的部族就是海底人势力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了。为了巩固王权,塔科尔警惕着自己,压制着自己,芬公主在世时同样如此,到了纳摩继位之后,控制克朗的枷锁这才算稍微有一些松动。
因为他看出了纳摩的好战和偏执,支持这位半人王发动对纳粹的战争。在海底人加入战争期间,克朗趁机扩大了部族势力,等到战争结束时,他的实力已经达到了顶峰。
赶巧不巧的是,这个时候亚特兰蒂斯人的王竟然失踪了。
有许多人怀疑是他干的,以纳摩的母亲芬王太后在内的众多王公大臣和部族首领,但这次阴谋真的和他没有关系。在克朗看来,这不过是他们忌惮自己的实力,想找个削弱的借口罢了。
换成一般人,为表明态度或许会断尾求生,但克朗是什么人?亚特兰蒂斯文明里最好战的将军和部族首领,鹰派中的鹰派,在纳摩发动对地面人战争时最积极的先锋,如此骄傲的人能忍受这种羞辱?
因为这份无端猜忌和指责,彻底将王国内部本就岌岌可危的脆弱平衡打破。
卡朗掀起了亚特兰蒂斯各部内战的序幕,在这场声势浩大的战争中,王都遭到了严重破坏,彼时在王都的各部首领被他的斩首战术消灭了大半。在强行吞并了这些部族的同时,他曾试图控制王庭和王室成员,但却被保王党挫败了。
双方在百慕大这片海底爆发了一次又一次的战斗,而彼此的支持者们也在全球其他大洋中展开了死斗。王太后芬虽然握有大义名分,但在战斗力上却不如拥有精兵强将的克朗的对手。后者早就通过战争锻炼出了一批精锐,他们装备着坚固的鳞甲和盾牌,手持以金属打造的曜石类武器,加上即使遭受致命伤也能快速回复的能力,很快就在局部战场打出了优势。
开战之后五年,克朗的部族就已经占领了王都及周边地区,并建立起了军政府只实行统治。剩下的这二十五年,则是保王党不甘心自己的失败,屡次勾连王都内部的忠诚分子,趁着克朗一次次外出带队作战时尝试复辟。
他们或许能一时得逞,然而在他的禁卫亲军塔牢金人的利刃面前,所有的痴心都是妄想。
事到如今,引发这场内战的起因克朗已经不在乎了,他的反对者们已经认定了就是他放逐了纳摩,只有在这位半人王究竟是死是活上争执不休,因为没有人发现纳摩的尸体,也没有人找到他被囚禁的地方。
而拥有对海底王都实际控制权的克朗,已然成为亚特兰蒂斯这一文明事实上的统治者。至于那些还散落在四洋角落里苟延残喘的前朝王室,他们终将会在自己的大军面前灰飞烟灭。
事实上根本不需要克朗动手了。
前阵子他的密探回报,保王党内部发生了政变,王太后芬遭遇了一场明目张胆的刺杀。
虽然刺客宣称自己是这场内战中某个被消灭的部族的首领之子,因为不满自己部族被王室当做炮灰对待才选择行刺,但最后的结果却是一位名为海煞的部族首领接管了流亡政府的统治权,其中有多少阴谋不言自明。
如今王太后生死不知,唯一的血脉纳摩丽塔下落不明,前朝的影响力因为这次刺杀分崩离析,克朗不会错过这样一个机会,他在今天将这一消息公之于众,令一部分还存有反攻幻想的隐藏王党成员们彻底放弃了希望。
预感到如今大势已去,这些人选择向克朗投诚,将不知何时偷偷潜入王都的阿奎莉亚·耐普图尼亚送到了他面前。
作为前朝王室的公主,她在海底人中享有极高的政治地位,这不仅是她作为王室成员的身份,还包括了她本人在海底社会经营多年的人格魅力。
这样极具价值的政治筹码值得好好利用。克朗不在乎对方已经婚配并育有一女,他对物种繁衍不感兴趣,有着最美海底人称号的公主对他而言只是一个好用的工具。
王权倾颓,急需重振,为证明自己统治的合法性,克朗站在曾经辉煌一时的王庭台阶前,宣布自己成为亚特兰蒂斯的新王。
为了拉拢过去的一部分王都官员为己所用,克朗同意了曾经作为纳摩首席大臣瓦实提的三个提议——重建王都、征讨不臣,以及联姻前朝王室。
前者没什么可争议的,克朗所在的部族牧场虽好,却远不如王都方便。两万年前亚特兰蒂斯人就在这片废墟之上一次次建立起新的统治政权,足以说明该地区在全体海底人心目中的地位。
至于靠什么来重建……内战中克朗的部族抓捕了大批俘虏,这些胆敢向他发起挑战的失败者,将会发挥出除了被献祭之外的作用。
后两个建议说白了其实可以被归纳为一件事。
选择和前朝王室联姻意味着与前王朝达成和解,同样是安抚前朝遗老之举。既然双方选择和解,那征讨不臣就是顺其自然的行为。
在已经统合了意见的海底人眼中,谁是不臣?反正不会是掀起三十年内战的克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