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川1号电容器的长宽高都是差不多10米的样子,重量也不轻。
这个宽度和高度,一般的运输方式还真没法运输。
在工程船与运输船没问世之前,也就是秋白雨设计的航空引擎还没出现之前,国家电网打算的运输方式,是特地开辟一条特殊的运输路线。
当然,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因为电容器研发的实验室在戈壁上。
如果在海边,就用不着这么麻烦,直接海运即可。
但沿海地区没法建成像戈壁滩这边那么大的发电区。
东原的地理环境,东西本就是两个极端。
“体积变小绝非易事……”
“我提出的项目,能不能变小我还不知道吗?”
宋国安想告诉秋白雨体积变小哪儿有那么容易,结果话还没说完秋白雨就白了他一眼,打断他的话。
“变小没什么问题,这种次级电容器,之所以体积那么大,主要还是材料受限,一旦获得突破,百川1号电容器就可以淘汰了。”
“也是……那把特殊运输机计划给取消了?”
“百川1号电容器生产了多少台?”秋白雨问。
“目前只有三台,都是实验室阶段生产的,正在准备研发第四台。”
这个速度,算是很快了。
“三台就够了,第四台先不用了,等材料进一步突破,把电容器的体积压缩到10立方米以内再继续研发,特种运输机可以弄一个,三台够海沫市用三年,值得生产一个特殊运输机运输。”
“好,我之后会联系电网那边,把你的意见告诉他们。”
秋白雨的意见,基本上只是走个形式开个会就可以直接通过,很好使。
不过也不是什么人都能用‘这是秋院士说的’来让别人更改项目计划,只有少数几个人才拥有这样的权利,或者说只有那几个少数人,大家才会相信的确是秋白雨说的。
当然,一般决定采用秋白雨的方案后,都会来向秋白雨确认一下才会执行。
“还有别的好消息吗?”
“还有一个,我们的深层探测器又找到了几处矿产丰富的深层资源,里面发现了很多稀有金属的矿脉,是我们航天需求的重要材料,有了那些矿,我们的航天探测将会更加顺利!”
“那还不错。”秋白雨点点头。
宋国安一边说着,也一边拿起计划书看了起来。
“《聚变与轨道超音速磁悬浮运输列车改造计划》?改造?”
“对,改造,在现有的铁轨基础上,改造成可以超音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
宋国安不禁挠挠头,“超音速列车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怎么解决?”
其实现在就有研发超音速列车的项目,项目解决超音速行驶最大的问题——音爆,是打算让列车在封闭的真空环境下运行,直接没了音爆。
但秋白雨的计划并非建造超音速列车专用轨道,而是在现有轨道上进行改造……
而且还是运输。
不管怎么想,宋国安都觉得,与其在现有轨道上改造,不如新建一个。
毕竟磁悬浮轨道和铁路轨道,不是一个东西啊!
新建一个的话,现在的东原技术,在秋白雨的技术帮助下,早已经具备建造真空磁悬浮轨道与超音速列车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