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铁柱心疼小妹,可看了看身旁的陈桃,想到自己做下的好事儿,啥都说不出来。
坐了一会儿,陆文且就从铺子里出来了,说要回陆家村看看自家阿娘。
“一会儿记得回来吃午饭啊!”
刘氏追出来喊道。
“行!”
陆文且到了陆家大房,毫无意外,老林氏也是问起了小儿媳妇的肚子。
她算了算时间,也就这个月的日子,让老儿子注意着些,千万别跑远了,还让他今儿个吃了午饭,赶紧回铺子里去。
万一发作了,家里才有个主事儿的人。
林氏想了想,对老婆婆说道:“现在知信也有四个月了,阿娘,要不您去一趟县城,您好歹也是经过事儿的,等雨桐坐完了月子,您再回来也行……”
知信,也就是林氏两口子的小儿子。
这会儿,正放在堂屋地上铺着的凉席上,已经学会翻身了,正趴在那儿啃手指,胖乎乎的,看着很是喜人。
老林氏觉得大儿媳妇说得有道理,二话不说,就进了自个儿房里,“我收拾两套换洗的衣裳,家里这边有江娘子在,我也放心……”
媳妇儿即将临产,饶是陆文且这胆大包天的街溜子,也免不了紧张起来。
老娘能跟着一起回县城,他自是求之不得。
两人来到镇上的木匠铺子里,在那儿吃了顿午饭。
刚放下碗,刘氏就起了身,提着早已准备好的两大包东西出来,说道:“这里面,都是些包被和小衣裳小鞋袜啥的,我和陈桃两人缝的……”
小儿媳妇的娘家人,比大儿媳妇的娘家人靠谱多了,老林氏笑得老脸开了花,说道:“亲家母和他舅母都有心了!”
“啥有心不有心的,我们别的也帮不上忙,还望亲家母多看顾着一点,等雨桐生了,就往这边递个话儿,洗三澡的时候,我便过来……”
这边的习俗,娃子出生第三天,要洗一个隆重的澡,接生婆给洗,还得说上好些吉祥话。
毛娃子外婆得往澡盆里丢些铜板,有些条件好的,还会丢几钱碎银子,寓意着给小娃子祈福,一辈子没病没灾。
作为外婆,还得装两三盆炒好的鱼肉送到女婿家。
鱼和肉里都不要倒水,接下来的整个月子里,婆婆每餐便用小饭碗挖一点放锅里,蒸着给产妇吃。
有条件又疼女儿的人家,肉肯定是大块大块的,两三斤的醪糟鱼,一做就是好几条,一盆装的满满当当。
小气又不心疼女儿的,木盆用小的不说,还加一些杂七杂八的菜进去,肉却没几块。
若是命苦,碰着一个这样不疼女儿的娘家,婆家也会跟着欺负你。
除了这些,还得挑鸡蛋去,有条件的上百个都有,一天三个,差不多正好能吃个把来月。
没条件的,也会捡上二三十个,多少是份心意。
心好的婆婆,不但不会扣下儿媳妇的娘家菜,自家还会贴补进去不少,好吃的好喝的,一天五六顿地伺候着。
不但把儿媳妇养得白白胖胖奶水足,小娃子也胖乎乎地可人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