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山川月晋江 > 4所求(第1页)

4所求(第1页)

等到天色泛白,温明裳收拾了下东西,走前去拜访了一下山长。

老先生醒的也早,见她这副打扮也是晓得她要归家去,他看了看眼前的姑娘,开口留了人用早饭。

温明裳也早已习惯了这小老头的性子,能留她用饭已经算得上相当给面子了。早年她初来北林时背了个阁老弟子的名头,老先生可没少刁难她,次次出的策论都比旁人要难解,纵然是她也头疼了好些时日。

但到底也明白,老先生是惜才。

其实当年崔德良本有理由将这个弟子留在长安亲自教导,可他没有,反倒是亲手写了一封信交予温明裳,让她到了济州转交山长。温明裳或多或少能猜到这二人是旧识,再加上老先生脾气古怪,但真才实学是有的,想来这样的安排,也是崔德良经过考量的。

北林距皇城虽远,但绝不会有诸如柳卫这等世家子想的那般不堪。

这顿饭吃得安静,只在搁筷时,温明裳才听见老先生开口。

“此番回去,可以多休息几日再回来。”

温明裳搁碗的动作一顿,她眼里神色有那么一瞬的诧异,但那点微不足道的变化却又很快地被她压了下去,末了开口只是轻轻应了一句是。

结果她话音未落,一只苍老的手就不轻不重地在她脑袋上敲了一下。她轻嘶了声,抬眼看过去的时候有点委屈。

老先生哼了哼,道:“委屈啊?你再‘是’一句看看?在我跟前,还端着呢?别以为我不晓得你这臭毛病!人家说一句,你肚子里能拐几个弯!”

温明裳拧着眉,闻言眼皮耷拉下去,道:“我错了。”

她确实有这习惯,总喜欢把人说的每一句话放在心里琢磨,总怕人话中有话。但这习惯多半也赖不得她,将旁人置于她的出身上,多半也如此。

故而山长虽然训了她这一句,其实也并非真的怪她,更多的是提点。

心有思量不是坏事,但不能太过了。

“次次说错了,总不晓得改!你这丫头啊……”老先生见她低眉,也收了佯装起来的斥责神态,问道,“你昨日见过你师姐了?”

“嗯。”温明裳点点头,从袖袋里拿了那块素玉牌推至他面前,“这是师姐带来的东西,还有……还有先生的一封手书。”

山长垂眼一扫而过,却没立时说什么。

上了年纪的人,身上纵使有再多锋芒,面对小辈时多数还是慈和的,山长亦如此。他平日里会训书院的学生,但温明裳很少看见他如这般面露沉郁的时候。

但这种异样同样消失的很快。

“也是,你终归不属于济州。”她听见老先生低声这么说。

但这话却好似不是跟她说的一般。

“春时打马过,看尽长安花啊……”山长像是回忆起什么似的感慨道,但随即他面上又浮现出一抹可以称作讥笑的神色,“可到底岁岁年年人不同。做官就那么好吗?丫头,你也非得回去趟这一趟浑水?”

前一问温明裳答不了,但这后一问,她沉默须臾,道:“从前您与先生教过我的,人各有志,我所想虽并非利禄功名,但若要试,我便不能困于此一方天地。”

老先生反问道:“你所求为何?”

温明裳却是沉默,她低下眸子,视线落在桌上的那一盏清茶上。

院子里刮过的微风把杯盏里的清茶吹起一圈又一圈的涟漪,她跪坐着,身形依旧瘦削而单薄,但她的背脊却挺得笔直。

“您还记得,三年前雁翎的那一场仗吗?”良久,她抬起头问了这么一句,“我记得当年我在府中,曾听见府台大人与刺史大人商议,究竟要不要将粮送往北境。我不懂军政,您和先生当初也都不想告诉我,雁翎关究竟已经到了怎样的光景……可是那是我第一回听见,北境的主帅战死的消息。在那之前,我们都以为北地的铁骑无坚不摧。”

“但是为什么即便到了这个时候,还要商议这批粮到底要不要送往交战地呢?”

老先生凝视着她没答话。

“还有更早的时候,我还在长安,还没有被柳家人带回去。世人皆道长安繁华,可在那样的繁盛之下,您知道长安的冬天,也是能冻死人的吗?”

温明裳的声音一点点低下来,但她注视着眼前老人的目光却是清澈而坚定的,“我想试试,改变不该是这样的事情。”

“所以我要回去。”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1]”山长闻言低声笑开,“真像。”可像什么,像谁,他没有往下说,老人的目光柔和开来,注视着眼前这个一手教导长大的姑娘。

“保重吧,丫头。若有一日觉着力所不及了,可以回来……书院是你永远的家。”

刺史府在城东,离书院有一段不短的距离,平日里柳卫往返都有府中家丁抬轿相送,温明裳可没这待遇,还是得老老实实走回去。

所幸初春的日头并不烈,柳文昌也没要她非得在什么时辰回去,这么走走停停的,到了门前也不算太累。

府中的家丁认得她,纵然都知晓她这个庶出的女儿不受家中主母和公子的待见,但柳文昌吩咐了要管她喊小姐,府中的下人也不敢不从。

就算心底未必认,面上还是要敷衍的。

“问二小姐安,不知您今日回来,是我等懈怠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