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打算开口,但盛鸿却是开了口:“看来黎爱卿也没有妙计,说来说去,还是得靠银子。”
“算了,朕就效仿历朝历代的屯田措施,把罪犯从大牢里拉出来种地,另外,向天下招募农人。”
“具体的政策,朕再好好思量一番。”
“圣上,在四省屯田不是小事,遣罪犯过去,还得派将士看守。招募佃农,那必然得给一些甜头,国库是撑不住这份甜头的,微臣愿意捐些银子出来。”
黎荞立马道。
“黎爱卿,你有这份心,朕甚是欣慰,但你开销巨大,所以屯田的银子就由朕的私库出,若是私库支撑不住,那朕公开募捐。”
盛鸿微微摇头,拒绝了黎荞的提议。
哪能整日逮着一只羊薅?
黎爱卿愿意捐,但他不好意思收。
说起来,大盛如今的这一批勋贵,在大盛建立的过程中的确立下不小功劳。
但如今大盛天灾不断,这些勋贵该放一放血了。
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些勋贵得和大盛共存亡。
世人都说黎爱卿拥有百万家财,堪比财神爷转世,但若说到巨富,那黎爱卿在大盛排不上号。比如说辛家,光是五十万亩耕地就值多少银子?
整个大盛和辛家田地差不多的足足有十多户。
所以说论真正的家底,黎爱卿排不上号。
若没有他赏给黎爱卿的三十万亩耕地,黎爱卿更是会被甩到百名之外。
这会儿大盛到了用钱时期,哪能错过真正的肥羊只让黎爱卿出银子呢。
盛鸿打定主意,没有在这个话题上多纠结,他让黎荞回屏风后继续处理奏折。
他则是拿出纸笔,开始列具体的福利措施。
盛鸿此举有些出乎黎荞的预料,但是,想到上辈子时的情形,他又觉得合理。
盛鸿这人平日里很温和,但若是到了大盛生死存亡的关头,那他对谁都不会手软。
回到屏风后,坐在自己的专属小桌子前,盯着桌子上那一摞摞奏折,他不由轻轻呼了口气。
之前他还在想着,先看看今年的情势,看在他的努力下,那场波及到三省的蝗灾到底有多大危害。
若是他一人之力就能将蝗灾的危害降低一半,那他就不必费脑子旁敲侧击的提醒盛鸿集一国之力抗寒。
盛家父子俩哪个都不是废物,特别容易多想,但他这边有个高志远是废物。
他不想惹这父子俩怀疑,能不多事就不多事。
他虽然想救民,但最重要的是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