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黎大人跟前刷刷存在感,今后若是碰见什么事了,能求救有门。
捐!
于是,善堂迎来了第二波捐款。
这一次,出手的大多是商贾。
商贾有钱,捐的银钱物资一下子就将善堂的仓库给堆满了。
而这时已经入冬了,农历十月末,天气冷的厉害,一场大雪落下,善堂的物资立马派上了用场。
第197章黎荞只占一半剧情,发放棉衣开学馆培训赤脚医生
其实这一场雪虽大,但并没有达到灾祸的程度。
可天气就是冷,很冷。
像是黎荞,他若是不动用异能护体,那他往年冬日都是里面穿件贴身小袄,外面再穿一件比较厚实的皮袄,最后再裹上披风,那就完事了。
到了户部,因为屋子里有炭盆,将披风脱了,只穿着皮袄,那足以过冬。
男人嘛,身上火力旺。
但今年,这个装束竟是有点冷了。
他办公室小,他也不差钱,自掏腰包多放了个炭盆,但不穿披风也不动用异能,他有些扛不住如今的气温了。
他一个青壮年男子都抵御不了如今的低温,更别说是老弱妇孺了,所以,哪怕前两年盛京雪灾时三皇子发过一次御寒的衣物,那底层的贫苦百姓依旧是缺少过冬的衣物的。
比如说张老三。
他家在盛京不算最穷的,虽然和人合租一个小院子,但最起码有自己的小家,再加上现在有正式工作,所以能混个饱饭,家里也有一点积蓄。
但过冬的棉衣是大物件,可谓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始终舍不得添置新的。
可现在不一样了。
他是灰泥作坊的正式员工,还得了黎荞的许诺若是不想在灰泥作坊干了可以去黎家铺子,因此,还没入冬,他就和他夫郎商量着今年要给家里人都添一件新棉袄。
没办法,太冷了,若是不添棉衣,那肯定熬不过这个冬天。
张老三夫郎月哥儿很会过日子,虽然说要给家人添置棉衣,但他不打算买新棉布。
买些带瑕疵的棉布就成了,家里花钱的地方多,他把他和张老三的小儿子也送去了私塾读书,就跟刘三娃一般。
读了书,识了字,不跟他们夫夫似的是睁眼瞎,那去黎家铺子应聘时,肯定比不识字的要受重用。
可读书多费银子啊,哪怕张老三有固定收入,那也得精打细算。
所以买些带瑕疵的棉布就成了,这种带瑕疵的棉布,染坊、布庄都有卖的,价格比新棉布低一些。
只是,还没等月哥儿货比三家选出最实惠的棉布,天气嗖的一下子冷了。
张老三去上工,肯定得穿的足够暖,不然染了风寒就是又耽搁上工又得浪费银子买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