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虚空之中,随心迁移,并无定所,若非佛门修士,是找不到的。你若想找到他们的道场,只要静心念诵他们的名字,心诚意到,就可能得到接引。”
“师傅,何谓如来?如来是指释伽牟尼佛吗?”
“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如’是真如,‘来’是到来。‘如来’,是说掌握绝对真理,来到世上说法,以普度众生的圣者!
如来是对佛的总称,它不是专指释迦牟尼佛。
譬如说毗卢遮那佛,又名大日如来;药师佛又名药师琉璃光如来;观世音菩萨在久远劫来早已成佛,又名‘正法明如来’;阿弥陀佛、燃灯佛、妙音佛,甚至文殊、普贤、地藏都是如来,就连为师都有法号‘名相如来’(参见法华经)。”
秦笛忽然醒悟过来,道:“地藏菩萨也是佛?怪不得他能坚守冥界,不惧怕任何妖魔鬼怪了。”
冥界不光有妖魔鬼怪,还有冥河老祖呢,如果换一个普通的菩萨,说不定早被冥河老祖害死了!
按照秦笛的理解,佛等同于仙帝,至于是哪一阶的仙帝,还要看佛的修行。
“师傅,何谓世尊?它是专指释伽牟尼佛吗?”
“非也。世尊是佛的十种德号之一,它同样指所有的佛陀。佛备众德,为世人景仰,故称世尊。”
“多谢师傅,我终于明白了。”
第997章 三千化身
自此,秦笛在修炼“四大皆空”的同时,开始修炼“佛光普照琉璃影”。
首先,他要衍生出三法身。
所谓法身,代表佛教真理凝聚而成的佛身。
这对于秦笛来说十分困难,因为他虽然背诵了许多的佛典,但是佛法修为还不够。因此,他不断的请教几位师兄和虚云法师,还参加门人弟子间的讲法辩论会。
菩提老祖门下有很多弟子,相当于仙家一个大型的门派。
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除了跟着师尊学习之外,势必要相互切磋,彼此交流,因此之故,他们每隔十年,都会有一场法会。
法会之上,除了邀请妙生,空生,善现,善吉等高手讲法之外,还会围绕着某个论题展开讨论,关于有争议的地方,还会有激烈的辩论。
以前,秦笛只顾着自身修炼,很少参加这样的法会。
如今,他在努力钻研佛典的同时,不得不参加这样的法会了。因为他能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日子一天天过去,他的佛法境界在飞速提高之中!
有时候,他甚至忘记了自己是仙修,就好像从小开始修佛一样,变得心静如水,吉祥如意,跟师傅菩提老祖一样常常掐花微笑。
直到一千五百年后,他才成功的衍化出三具法身。
这些法身具有较强的实力,功力相当于真身的十分之一,具体一点说,他现在的真身是金仙第四重,那么法身相当于祖仙第九重。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因为按照传统的说法,仙修每晋升一阶,功力至少要翻一倍。从金仙第一重,到金仙第四重,至少涨了八倍。所以金仙第四重的十分之一,大约相当于祖仙第九重。
有着九阶祖仙的实力,如果派出去行走江湖,也可以独当一面了
此后,他开始修炼三十二应身。
所谓应身,是指佛修士为了超度众生,随缘应机而变化显现之身。
应身并非只有人形,它可以随缘显化,天见如天,人见如人,畜牲见如畜牲,饿鬼见如饿鬼状,在地狱则显示为地狱身!
秦笛又花了八百年,才将三十二应身衍化出来。
每一具应身,只是相当于真身功力的百分之一。比如说他的真身是金仙第四重,那么应身大约相当于祖仙第五重或者第六重。看起来实力并不强,但是等将来他的真身修炼到仙帝,那么应身的实力也跟着提高,就可能变得非常厉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