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狐狸们没出声;小新人们也没出声;最后却是正直的大好人;仲达的顶头上司,东西曹掾属徵事崔琰却给透话了。
他还不是自己守口不严被人哄出来的,崔老美人直接在大堂广众之下对曹操进言:“盖闻春秋之义,立子以长,加五官将仁孝聪明,宜承正统。琰以死守之。”
他倒是还想死守呢!
被透了心思的曹操这一刻,真恨不得直接去让他去“死”守。
心里像吃了只苍蝇养恶心,面上还要夸他,“崔公实乃高亮之人。”
崔琰是曹植妻子的亲叔,为人正直从不偏袒。也就是因此素来被曹操倚重。
事先曹操能够把立储的意见都让他知道,而不是因他是曹植亲戚而避讳,就可见曹操的确是信任于他。
旁人或许会捅娄子,曹操却绝没想到捅娄子的会是崔琰。
索性一边夸奖他高亮,一边就给迁位,以其为中尉。
明着是升官,实则就打定主意不能再让崔琰主管人事了。
在这个任命不久之后,就是曹丕被正式任命为五官中郎将。
因崔琰的这个进言时间离得进,更似因为这位的意见而左右了曹操的心思。
曹丕意外得像是在悲催了二十多年后,忽然被砸中了一个馅饼一样的迷茫,早先年的时候,崔琰头一个正直的好心劝诫他“勿要策马驰驱”之类的生活作风问题,于是开启了大家伙一同给他“善意的劝诫”,生生把他逼成了个检讨高手。
如今这个始作俑者竟然替他说话了?真可以让一众倒长子党给呕死了。
曹丕这儿如果还是快乐的意外,曹植这儿真个就是晴天霹雳了。
一直以来他知道这个长辈不好笼络,不给他在父亲哪儿加分也就算了,怎么也想不到他是个窝里反的。
一时让曹植之妻崔氏也不知如何自处了。
等到中秋宴上,这位崔夫人整个人都是黯淡无话的。
春华见过她一回,有些同情她遭遇。
换做自己是崔氏这个处境也没法,丈夫是个大才子,才子情感外露,自然少不了各种“风流”绯闻。叔叔却是个木讷的直肚肠,所谓的礼教伦理真把他给读傻了。
就目前来说,曹植小毛病不断,大问题却是没有的。比如喝酒,比如说作风自由点的,在真人君子崔琰面前是不够看的,但也是魏晋传世风采的另一面。
魏晋,既不如汉唐盛世雄风,又不如宋明的富庶,更不如清朝这样让穿越女留恋——如果这个朝代还有什么能传世的话,绝不会是礼教正统,魏晋是个怪谈,它是个偏离了儒道几百年的传奇,生生在君君臣臣的封建体面上划拉出了一道狰狞的伤痕。
所以就春华来说的话,她倒真不讨厌曹植,至少是现在的曹植。
换成她是崔氏也要难做,上哪才能找到这样一个不用花费一丝一厘拉拢,生在敌营给托人后腿的族叔呢?曹丕都该拍手大笑了。
但目下看见崔氏这样的黯淡,春华又觉得曹植之所以是个失败者,也实在不冤。
都这会儿了,事情都已经发生了,他便更该好好待崔氏及妻族人。总不能自己失败了,还要用刻薄,怨恨的丑恶嘴脸去衬托敌人,自己是个小心眼的,反更让崔琰得了个“任人不唯亲”的好名声了。
他这会儿就该好好地对待妻族,无论心理怎么难受,面上还要称赞崔琰对他的背叛是个“义举”,是高风亮节。
看看曹丕,被崔琰谏了还要乖乖认错。
曹丕能矫情自饰,而曹植不能,这便是他失败的原因。
更让人费解的是这年末,曹丕曹植这两兄弟以同一事各写了首《出妇赋》,于是成了隔年正月时脍炙人口的话题。
到娘家去回门,还要听娘家二弟妹卫氏说到这事,“丁家人也真不要脸,好好的年轻小娘送去挤兑掉原配的。”
春华心想,你们要知道原本那个负心王八蛋刘勋娶的是司马家的女儿,还不知要怎么惊讶呢。
“丁家娘子又有什么办法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罢了,说到底还是刘家薄情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