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西行,不知何日才能归来,也不知归来之日是否故人还在,因此唐三藏不愿给予对方不该有的期待,他也不愿就此留下情愫,因此行了个佛礼简短回答道:“有劳公主了。”
太平公主见此压抑情绪不再多言。
“朕知晓天下之大,大唐也不过是南赡部洲一隅之地,你西行一路将会路过许多国家,到时你是异国之人想要入城,过关,都是一件麻烦事,朕命人以金箔赶制了一份通关文牒,其上有朕的手书与天子印玺,远的地方朕不敢说,不过南赡部洲境内的国家,以我大唐为首,那些小国见此物如见朕亲临。”
“但凡知晓我天朝上国名号之人,必然不敢阻拦你西行,还会将你奉为座上之宾。”
“这通关文牒已放入那些侍从携带的行囊之中,必然能为你西行一路少去不少麻烦。”
李世民谈及此事十分自豪,凭此通关文牒,寻常小国岂敢不买面子?
“此去西天十万八千里,远非人力所能及,就连小僧都不敢言有生之年能够到达,寻常肉体凡胎又怎可轻易前往,那些随行侍从是否可以免去?”唐三藏询问道。
以唐三藏的想法来说,他一个人从大唐出发,然后在路上一个一个的收徒弟,最后平安到达西天灵山,领了佛祖封赏后再回归长安,再受一波李世民与百姓的称赞,如此功德圆满,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才是最完美的西游计划。
如果带着一堆凡人侍从上路,一路上妖魔鬼怪那么多,不说被侍从照顾了,自己还得分心去庇护这些人,免得他们被妖怪吃掉,要是有个小病小灾或者水土不服什么的,他又还不会术法,也不精通医术,一路走一路死,指不定出不了南赡部洲凡人侍从就死绝了。
“无妨,无妨,贤弟无需挂怀那些侍从。”李世民笑着解释道:“我知贤弟身为佛家弟子心怀大爱,慈悲为怀。”
“但那些侍从都是真心想陪着贤弟前往西天求经的,不信你大可以去问问他们,看他们愿不愿意陪着你去西天?”
“这是他们的心愿,他们的梦想,他们的追求,朕也不过是满足他们罢了。”
李世民劝解道:“你安心带着他们便是,有这些侍从在,你一路上的饮食起居都有人负责,行礼马匹都有人照料,贤弟你也能少受些苦难不是。”
太平公主此时也开口劝解道:“有侍从陪你,总好过你一人出发,山高路远,旅途艰辛,不说为你排忧解难,就是解解闷也是不错。”
所处的角度不同,看待问题的结果也不同。
在李世民与太平公主这些上位者眼里,绝大多数人存在的价值就是为了服务自己而生。
他们高高在上因此不会在意侍从的死活。
就像是你的老板对你一样。
唐三藏无奈叹气算是默认了随行侍从之事,但他的心里却是盘算着如何将这些侍从遣散掉。
但这个时代的底层百姓对王权有深入灵魂的恐惧,思想固化,忠于王权。
将选择自由的权利放到这些侍从的眼前,他们只怕也会因为害怕李世民降罪,自身家人受到责罚之类的缘故不愿离去。
因此这些侍从不是那么好遣散的,最好的结果还是要让李世民主动取消侍从随行。
可惜,李世民体会不到真正的民间疾苦,因此理解不了唐三藏的想法。
又或者,李世民知晓其中种种也知晓路途艰辛,但那又怎么样呢?
他是大唐天子,他又不用受苦。
甲士开道,御林军相随,在百姓的追随下,唐三藏与李世民的龙辇就这么出了长安城。
为显重视,李世民含泪相送三十里,这才依依不舍的告别了唐三藏,在御林军的护送下返回了长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