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把众姐妹作的诗都誉录在彩笺上,统共得了十数首。正要收笔,却听元春的声音幽幽地响起:“三妹有意备选公主、郡主入学的陪侍么?”
探春骤然得闻,手不由得微微一颤,墨汁便落下好大的一团。抬起头,看向坐于身侧的元春,宝相威严,眉间的金钿在斜照的阳光下灿灿生辉。虽是浓妆艳抹,看着贵气非凡,可是明眸蒙尘,仔细看,还是能看出疲惫和厌倦来。
想也不想,探春就直接摇头。虽说是陪侍,其实谁不知道最终打的主意,是指望着皇帝看上,收入**呢?这个结局,她可不愿意接受。哪怕到头来真远嫁了,也比这个结局要好。
正了正容,她凝视着元春:“大姐,咱们家出了一个皇妃——还不够么?”
元春掩饰地笑了笑:“你当我在宫里的日子好过么?若有个姐妹在宫里互相帮衬着,自然更好。周淑妃的幼妹已经报上了名,准备入选。母亲的意思,若是三妹愿意,我可代为安排。”
“不愿意。”探春飞快地回答,唯恐迟了一句便成定局,再无转寰的余地。原来王夫人打的是这个主意,难怪这些日子待她格外亲热,敢情是拿她当棋子用来着!
“其实……”元春还待劝说,探春却打断了她的话。
“无情最是帝王家,我还想做个有情有义的人呢!啊,我并非说大姐无情,只是祖母年岁已大,我还想承欢膝下。这回大姐省亲,她老人家一连几天都在说大姐的旧事,有些童年趣事想必大姐也不会再记得,可她老人家说来却仍是津津有味。想来,当年祖母也舍不得大姐入宫的。”
“你说的是。”元春笑得有些勉强,“既如此,我便回了母亲。家里有人在那见不得人的地方,已经足够,还能再饶上一个么?母亲那里,我自会分说一番。”
探春这才放心,换了张宣纸,重新抄录。
元春着太监拿至帘外,给贾政等人看了。当着元春的面,众人自然赞得花团锦簇,直夸得如李白再世,杜甫重显。以探春两世为人的脸皮厚度,都忍不住有点烧。
正文 第二十二章 决不入宫
其后看戏,再其后便颁布了赏赐,贾宝玉、贾兰叔侄与诸姐妹俱是新书一部,宝砚一方,新鲜式样的银锞子两对。贾环的赏赐,却归于贾蓉等同类。一庶三千里,就这样打入了旁系子弟的行列。
探春隔着帘子看向贾环,见他脸上略有茫然,旋即中规中矩地谢了恩,退后不提。心里虽然酸楚,却也为贾环的懂事大感欣慰。
不过己丑正三刻,便有太监来请回銮。这一场天恩浩荡的好戏,便紧锣密鼓地落了幕。元春热泪滚滚,偷偷举袖拭去,还得强自堆笑,拉着贾母与王夫人的手不肯放:“祖母,母亲……”
纵有千言万语,这时却一字不得,只是哽咽难语。好容易劝下,又转头执住了贾宝玉和探春,再四叮咛:“好生孝顺祖母与父亲母亲,我如今是不能的了,只能让你们两个替我尽孝……”
两人连称不敢,点头一一应了,双目通红。太监又来催促了一遍,元春知道天家规矩违错不得,只得忍泪回首。探春看着她的背影,忍不住喃喃地叫了一声:“大姐。”
元春一手扶着轿沿,回过头来,目光贪婪地从贾母脸上,依次掠过众人,终于低了头,进了轿子。
探春怔怔地看着空荡荡的大街,觉得心里也空落落得难受。面上千娇百媚,风光无限,可要想享一回天伦之乐,竟也如此艰难。进宫十年,这还是元春首次回娘家,也不过停了半日,便又再次道别。一道宫墙,隔开了血缘至亲,情何以堪!
这样的泼天富贵,难道还真有人削尖了脑袋想要么?她下意识地转头看向薛宝钗,却见她神情端肃,低眉敛首,不由暗自叹息。大概这就叫人各有志吧?
众人在大门口又立了半晌,才把贾母等人劝了回去。探春与林黛玉一路,两人直到分手都默然无语。
“三妹妹……”林黛玉忽地开口,“你今儿个神思不属,倒是怎么了?”
探春想到王夫人有意把自己送入宫里的举措,不胜其烦,皱了眉问道:“若是有人要送你入宫,你待怎的?”
林黛玉怔了怔:“有人送我入宫?”
探春急忙解释:“我的意思是假如……”
“我一定是不去的。”林黛玉皱眉摇头,“看大表姐就知道了,宫里那么多妃嫔,以我这小性子,恐怕给人吃得连骨头渣子都剩不下。”
果然是英雄所见略同。探春感慨着,唯愿元春应诺,能说服王夫人。
林黛玉看她神情怅惘,不似往日,却并不知道她的心事,只是泛泛地劝了两句。探春一笑:“不必担心,我是打不死的小强。”
小强?林黛玉愕然,探春却已笑着去了。
侍书早把元春的赏赐放在她平日习字的桌上,喜孜孜道:“这到底是天家的东西,比姑娘平时用的好呢!”
探春只粗粗一看,便撇过宝砚和新书,只管把那两对金银锞子当宝贝似的收妥当了,浑然不管侍书和翠墨瞪圆了的眼珠。
这锞子是可以直接换银子的,兴许印书的费用就有了着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