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三少回吻了她半刻钟,才斗志昂扬地走了出去。
他出去后,直接带着官印,骑马去府衙,调了两百衙役,带着他们回小安府,强行将安大老爷等人连人带行李地押送了出去。
安三少霸道狷狂的此举,被安大老爷、安三爷等人骂了个狗血淋头,就连安大老太太和安三太太等女眷一哭二闹三上吊,都没能打动铁石心肠、忤逆不孝的他。
背负一生骂名,送走那些磨人的长辈后,安三少让人封锁了整个小安府,每个大小门、侧门、角门、垂花门等,只要有门的地方,都派兵守着,不让那些长辈们进来。
等岑二娘醒来,得知此事,甜言蜜语将安三少夸了个遍,直赞她家夫君“酷炫狂霸拽”,“很有男子汉气概”,“迷死人了”。
把安三少美得傻笑了一整天。未完待续。
。。。
第三百二十三章 养胎(三)4K
安三少对待一干长辈的态度和手段都很强硬,然而,被他赶出府的安大老爷、安大老太太等人,却没有放弃。
安大老爷、安三爷等人回到安府,气闷了一夜。
第二天便重整旗鼓,趁着安三少带人离家,去衙门和军中处理公务,便带着家丁和护卫去小安府,撞破小安府紧闭的各种门进去,围着岑二娘,极尽“关心”和殷勤“伺候”。
岑二娘不论是作为媳妇,还是以诗书礼仪传家的岑家人,都不能像安三少一般“忤逆不孝”,做出让人将关怀她的长辈们赶出去的、大不敬且不孝的举动。
虽然这些长辈们的“关怀”,很是让她吃不消。
尤其是她连喝个水、如个厕,都要被婆婆贴身伺候,因为她家婆婆担心那些照顾她的丫鬟、媳妇和婆子不如她用心,怕她在下人的“慢待”下出什么事儿,伤了她盼望许久的乖孙。
岑二娘对于她婆婆安三太太这种连她走路都要亲自扶着,怕她踩滑,摔在正房里已经被她铺满厚厚的、柔软的羊毛毯上,摔出个问题来的有些神经质的担心,也是醉了。
她在敬家村时,还时常与安三少一起携手登高,上山下河,骑马荡秋千什么的,不要太轻松、太随意。
那会儿她都没事,如今回了家,在小安府这个百坪左右的正房里走几步,真心不可能会摔着。尤其是地上还有这许多厚软的羊毛毯,哪怕她不慎跌倒,也绝不会出事。
岑二娘一开始还体谅齐氏的过度担忧,好言好语与她解释,让她放心。
可齐氏根本听不进她的话,仍旧把岑二娘盯得死紧,严格控制她的外出和进食。甚至连她去翻看医书和农书消磨时间,也不准。因为看书费神,会累着她家未出生的乖孙。
岑二娘简直对她忍无可忍
可偏偏安家诸位长辈,不论男女,都深觉齐氏细心妥帖,十分支持她。完全不理会压抑了大半天,情绪即将爆发的岑二娘。
他们还不停地在她耳边啰嗦,几十张嘴不断张合,所有人都让她听齐氏的话,搬去安府住,这样更方便他们就近照顾,与孩子聊天沟通感情什么的。
仅仅大半日下来,安家这些长辈们过分关心的举止言行,彻底消磨完了岑二娘的耐心。岑二娘脑中那根名为理智的弦,差点儿崩断
她握紧拳头,推说倦了想去榻上躺一躺,送走了那群比知了还吵还烦的长辈。偷偷叫安竹和安松分别策马去衙门和军营,让他们务必尽快带安三少回来,应付那群闹腾不休的长辈,让她清闲一下。
安竹和安松看岑二娘说话时都咬牙切齿,脸色黑白交错的,知晓她已然怒极,不敢敷衍她,脚底生风地去找安三少了。
自打岑二娘嫁入安家,成为小安府的女主人。很有眼力见的安竹和安松,早就另投明主,将岑二娘当成了第一主子。而由他们服侍和陪伴了多年的安三少,则退而成了其次。
小安府的下人和护卫都知道,惹恼总督大人,只要讨好夫人,让夫人出面替他们说话,就不会有事。然而,若是得罪了夫人,想求个速死痛快都不行。
因为可怕的夫人和总督大人,会轮流折磨他们出气。
且不说安竹和安松如何拼命,用自己最快的速度,去找安三少回来收拾乱局。岑二娘挺着肚子,在榻上左右滚了滚,心中那股火实在消不下,反而越烧越旺
她终于没等到安三少回来,自己叫了亲信丫鬟和婆子,手脚利落地给她打包行李,她要回岑家住自打怀上这个孩子,她的脾气便一日比一日焦躁易怒。
安家这群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