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代清分过渡户是什么意思 > 第13部分(第2页)

第13部分(第2页)

紫禁城,乾清宫里,崇祯皇帝放下手里的奏章,不禁叹了口气,旁边的秉笔太监王承恩急忙弓着身子小跑过来小心的问候着:“万岁爷,您这是怎么了,身子骨不舒坦吗?”

崇祯摆了摆手,“承恩呐,你说,朕的江山这是怎么了,怎么总剿不完的匪、老打不死的建奴狗贼,你说,这到底是我们朱家造了什么孽”

崇祯越说声音越响,吓得旁边的王承恩赶忙跪在了地上,“万岁爷息怒,您是万年不遇的英主,这天底下就没有您过不去的坎儿!”

崇祯继续叹了口气,倒也没在说什么,只是顺手拿起御桌上的一份奏章继续看了下去。

他忽然转头朝王承恩问道:“我让你查的那两个人查的怎么样了?”

王承恩见崇祯发问,赶忙把原本弯着的腰弯得更低一些,好让自己的嘴巴正好对着崇祯的耳朵,他回到道:“回万岁的话,那个卢象升原本是个大名知府,得知蛮子入关,欲寇我京师,他便募兵万人来京拱卫京师,似乎是个忠臣。”

崇祯点点头,道:“建奴入关之时,京里的有些混账,不思退敌,尽叫嚷迁都迁都,唯有这些大明真正的的忠臣义士前来护我朱家的江山,由此可见,其确实是个忠贞之辈。”

顿了顿,崇祯继续说道:“他原来既是大名知府,想必对大名一带颇为熟悉,便让他负责整治大名(今属河北)、广平(今河北永年)、顺德(今河北邢台)三府兵备吧!”

王承恩答应了一声,瞧着崇祯的脸色还算过得去,继续小心翼翼地向下说道:“至于那个大同总兵梁涛,他原是三边总督杨鹤杨大人手下参将,打仗甚是勇猛,杨大人听说京师有急,便擢升他为副总兵,着他护援京师来着。”

崇祯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说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杨鹤是三朝老臣,他虽然”崇祯想到了他的这位三朝元老,他在陕西的工作成绩是在是然而崇祯到底没有做说下去,叹了口气,他继续道:“他的忠心朕是知道的,想来他派来的人也不会太差。这个梁涛能够在满朝惶惶之时毅然领命前往关口,拿回了关内四城,朕听(曹)化淳也说了此事,却是个忠贞之士。如此--也算得上是个可用之人,只盼他勇猛归勇猛,勿要是个莽撞之辈才好。也罢,他既然要个火器营的编制,大同如此重镇,也确实要留支强军,那便给他吧!”

王承恩小鸡啄米似得飞快地点了十几二十下头,随即在崇祯的挥手下继续躬着身退下了。

第二十六章 徐府

高亮抬起头,仔细打量了眼前这座异常简朴亦或是说甚至有些破旧的宅子,这便是堂堂大明朝二品大员的宅邸!

高亮忍不禁叹了口气,若是满朝文武都似这般--文官不爱财,武将不怕死,偌大的一个大明怎么会被一群东北的蛮族搅得如此狼狈;又怎么会如此巨大的一个王朝国库里穷得只剩下老鼠,以至于没钱赈灾,各地农民揭竿而起者数不甚数!当真是可悲啊可叹!

高亮差了个手下前去敲门,门‘吱呀’一声开了,门里露出一个老仆人皱纹遍布的脸庞,“谁啊?”

高亮赶忙亲自递上名刺,“大同总兵帐下行军参谋高亮代我家总兵大人前来拜访礼部侍郎徐光启大人。”

“哦,既如此,请大人稍等便可,小人立刻前去禀报我家老爷。”

那老仆人顺手接过名刺,再将门微微带上,急忙拼尽他的全力小跑进了内宅。

片刻,门再次被他打开,他朝高亮一拱手,道:“这位大人久等了,老爷正在打听等候,请大人随我来。”高亮点点头,转身朝身后几个护卫示意在门外稍等,然后徐徐跟那仆人进了内宅客厅。

“晚生高亮代我家总兵大人拜见徐大人。”高亮一个鞠躬到底,180度的高难度动作,丝毫没有保留他的自身潜能,倒让主座上的一个七旬老朽--徐光启深感意外。

徐光启的品衔自然是梁涛高,然而明朝洪武大帝朱元璋为了防止臣子谋反,文是文武是武,文有丞相武有兵部,这文武一般并不互相统辖。这大同总兵派人前来拜访自己已经够让人意外,谁知竟如此谦逊,着实让人意外。

徐光启摆了摆手,示意不必多礼,“梁总兵客气了,徐某与总兵大人素不相识,焉能受如此大礼?来人,看座。”

高亮如今代表的是梁涛,所以徐光启由此一说。高亮拱手谢过,在客座上微微**沾了个边,上身做得笔直。

徐光启眯着眼睛,心里暗暗点了点头,这梁涛我倒是听说过,前些日子能够独自领兵驻扎大安口,便是这份胆气--也是常人所不及啊!他却是个人物,这手下也算是知晓礼节,比起那些目中无人的东西要知书达理的多。

这古代的规矩--等级观念要比现在重得多,若是长辈或是上级对你说请坐,你还真不能一**就扎扎实实地做下去,你只能**挨个边,凑合着歇歇脚。

高亮继续朝主座上的徐老拱了拱手,道:“亮此次唐突前来打搅徐大人,乃是奉梁大人之命前来,前来相求徐大人之助也,万望徐大人能以天下百姓为重,相助我家大人。”

说完,高亮从椅子上站起来再次朝徐光启一个180度的大鞠躬。徐光启有些讶然,他是个为国为名奔波劳累了大半生的老人了,听高亮如此说,他哪还不明白人家是为了国家社稷而来、而并非是个人利益也。

他当即也从座位上站起来朝高亮供了拱了拱手道:“梁总兵高义,既是为我大明之百姓社稷,老朽定当鼎力相助。”

两人再次分宾主落座,高亮缓缓道:“如今陕西、山西等地连年天灾不断,当今朝廷虽勉力赈灾,却有心无力,”

高亮瞥了一眼上座的徐老,见他缓缓摸着自己胡子,点了点头,于是不动声色地继续道:“各地又有地主豪强亦或是贪官污吏贪墨赈灾粮饷,亦或是仍旧苛捐杂碎多如牛毛,是以各地百姓揭竿而起者不计其数,是以我家大人以为,若是百姓仍有口饭吃,岂会做出这等大逆不道之事,”

他瞧见主座上的徐光启暗自叹了口气,接着道:“我家大人闻之徐阁老曾推广甘薯、芜菁等高产抗灾作物,所以我家总兵大人欲在我大同境内推广,以抗灾、屯田、养兵”

高亮话还没有说完,就见徐光启颤颤巍巍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手指颤抖着指向高亮道:“你说梁大人欲推广甘薯、芜菁?”

高亮一愣,随即一拱手道:“正是。”

只听见徐光启大声道:“好,好,好!梁大人此举乃大同百姓之福,乃我大明之福也!”高亮瞧见徐老如此失态,也不打搅,或许是徐老前半生花费太多心思潜心研究农作物,并欲推广甘薯、芜菁等抗灾作物,但大明的官僚地主阶级为了自身各种各样的利益纠纷,不但讥笑、攻击徐光启,并且组织鼓动民间阻止耗费他大量精力研究出来的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如今遇见“伯乐”一般,碰上志同道合欲支持他推广的人,他如同沙漠之中幸遇甘泉、大雪之中喜遇火炉也,他如何不激动!

徐光启身旁的一个年轻人慢慢搀扶着徐老坐下,高亮此时方才注意到这个一直沉默不语静静肃手站在一边的青年,此人眉清目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