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正艾说,“好久没他的消息了。”
“他还好。”善珍轻声说,“正清也给我写了封信。”
“啊?”正艾瞪大了眼睛,“他说什么?”
“回头你自己看吧!”善珍说。
“哦!”正艾又对瘦竹和尚说,“我哥哥是被拉夫拉到前线的。他这一走,我们兄弟就离散了。”
“和当年的刘关张一样,战乱年代,不得不分离。”瘦竹和尚说。
“对呀,在我们烟村的禹王宫里,有一座关公像。他的兄弟张飞怎么跑到这儿来了?”正艾问道。
“这得说到张飞庙的来历。”瘦竹和尚说,“相传张将军当年被部下张达、范疆杀害,头颅被抛入江中,顺流直下,一直漂到朐忍,就是我们今天的云阳。有位渔翁月夜打鱼,就看见波浪上睁着一双眼睛,还以为是鱼眼睛呢。结果一网撒下去,捞起一看,是一颗人头,吓得赶紧又扔进大河。但是张飞的头颅往下漂了没多远,又转了回来,并在夜里托梦对那个渔翁说:‘渔翁渔翁,快起来!我是张飞张将军,我的头正在江上漂着。快来救我,快来救我!’于是,渔翁起身,连夜去江边又将那颗人头捞起,就埋在这儿,并建立祠堂,祭奠张飞张将军。所以历来就有张飞‘身在阆中,头在云阳’之说。这也是张飞庙的来历。”
正艾、善珍听得入神,想起先前在水上看见的那朵白浪,心生感触。
第六章·下巫山(3)
“师父,”正艾又问,“那张将军的头颅为什么漂下去之后又转回来呢?”
“因为想家,他的家在上游啊!”瘦竹和尚说。
“哦!”正艾、善珍一同点点头。
“时候不早了,”瘦竹和尚说,“你们先歇息吧。明天一早,庙里有斋饭。”
“谢师父!”他们于是跟着一个小和尚,去后殿的客栈歇息了。
夜里,清风入室,僧人在庙里敲着木鱼。可正艾怎么也睡不着,因为隔着竹墙的缝隙,他看见善珍房间的灯还亮着。
“怎么还不睡啊,善珍?”
“睡不着。”
“做什么呢?”
“读信呢。”
“谁的信?”
“正清的信啊!”
“念给我听听,行吗?”
“明天你自己看吧!”
“你念吧,反正睡不着。”
“要不我给你,你念给我听吧!”
“好!”
不一会儿,善珍就将一个信封从墙缝里塞过来。正艾打开一看,正是正清的字迹。
“你听着,我念了!”
“好。”
正艾就念道:“善珍:这是我给你的第一封信,可能也是最后一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