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玩明日方舟的智商很高嘛 > 第145部分(第1页)

第145部分(第1页)

这两户新来的人家明显比杨子荣一家识趣,只是半个月的功夫,杨士奇和焦玉都同意到图书馆“上班”了,只有杨士奇他妈还是老顽固,对北平城有深深的抵触情绪,刘夫人没少在她身上花功夫。

不过话又说回来,以北平城的“包容”力,一两个老顽固起不了什么大风lang,很快就会陷入“群众战争的汪洋之中”,对此刘夫人是深有感触的,因为她是过来人了。

“刘夫人,您不是去铁府做客么,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隔壁的杨夫人正在院子里陪女儿读书,见刘夫人回来,热情地打着招呼。

“万夫人有急事,所以早早散了。”刘夫人随意地说着,冲正在温书的杨家小姐问道:“菲儿真是勤奋,今年肯定能小学毕业。”

“哎,我家闺女打小就没识过字,不勤奋一点跟不上,今年都快十四岁了,还上小学,让夫人见笑了。”杨夫人不禁有些脸红,因为她家闺女在北平城算是大龄学童。

虽然没人会歧视大龄学童,不过一个大姑娘跟一群小女孩坐到一块,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所以只能疯狂补习,争取早日把小学的课程修满,毕业了才能上中学。

好在主管教育的万夫人对杨家的子女也算照顾,安排了好几个老师来帮忙补课,有时候还亲自来检查杨菲的学习,甚至还会亲自给杨菲讲解,这让杨菲的进步加快了不少。

杨菲也十分感激傅老师,一听说万夫人有事,就忙问道:“刘姨,万夫人有什么事啊?”

“不清楚,听铁府的人说,好像是万先生受了伤,回城了。”刘夫人有些担心地说着,杨夫人和杨菲也是一皱眉,不敢再多问,她们都是知道的,万先生不是一般人,大人物的事情还是少知道点好。

然而,刘夫人这句不经意的话却传到了另一个人的耳中。。。

第258章 战火连天

烟花三月,烟雨江南。金陵城北临长江,又有秦淮河横穿其间,湿气太重,所以雾气也重,特别是到了梅雨时节,更加让人难受。而这天下午,十几个身着大红朝服的官员冒着雾气在西门外翘首以待,似乎是在等什么人。

傍晚时分,马蹄声响起,一支骑兵飞驰而来,有数百人之多,为首之人身着大红色蟒袍,头戴七梁冠,可见身份不一般。

“徐公爷,您可算回朝了。”一个太监尖声道,而他身后一干大臣也都纷纷向来人行礼,没办法,来人是魏国公徐辉祖,而且又是得胜回朝,这些大臣是被派来迎接的。

徐辉祖被派任为征蛮大将军,出征安南已经有一年多,好不容易才平定了安南国的叛乱,虽然还有一些零星的小叛乱需要镇压,不过朝廷这边事多,急催他回朝,他只得把安南那边的事情委与副手,火速归朝。

徐辉祖见来迎的人中都是公卿,正要下马还礼,那太监却道:“徐公爷,圣上急召,您还是先进宫吧。”

既然是皇帝急召,徐辉祖只得冲同僚一拱手,就打马进城,一路急疾进宫,就连皇城和宫城的侍卫都没拦,直接任他打马进宫。在宫城内骑兵,这也算是一种超高的特权了,要知道,明朝宫中的规矩是很严的,就算是一品老臣,也得步行进宫。

徐辉祖没有时间感叹这些,他心里正盘数着如何应对皇帝的召问。虽然他人在安南,不过消息也是很灵通的,朝廷这边发生的大事,他都是第一时间知情,而朝廷在北方战场上连连战败,损兵折将,这让他很是忧心。

对国事忧心的不只是徐辉祖,建文帝也是愁得脸都瘦了一大圈,徐辉祖刚到,他就马上在乾清宫升帐召见。一通嘉勉之后,就询问平定北平之策。徐辉祖倒也没急着回答,而是要求兵部把北方战事的汇总拿给他过目。

兵部尚书齐泰也在场,他也早有准备,马上把一些战报交给了徐辉祖,徐辉祖匆匆地扫视完,眉头却皱得老高,因为他发现明军在不久前的“平叛”大战中,损失了十几万兵力,这些人不是战死就是被俘了,实际上山东山西等地所剩驻军已经不足十万,再加上众多军户逃亡,可征用的军壮更是少得可怜。

徐辉祖清楚,区区十万人,想平定北平军是不可能的,因为顺天府那帮人守城的意志实在是太可怕,单单一个北平城,就算是被二十万军队围困,不用驻军也能撑上一年半载,再加上北平军本来就如狼似虎,就算有二三十万的军队,也要加倍小心才有获胜的可能。

“徐爱卿可有平贼良策?”建文帝见徐辉祖皱眉不言,就急问道。

徐辉祖摇摇头,道:“北方现有兵力不足,需四十万兵力,方可平定北平叛乱。”

“四十万?”建文帝还没发话,兵部尚书齐泰就先傻眼了,朝廷这几年来连连吃败仗,损失兵马钱粮无数,一时间就算能强拉到四十万人,也凑不齐这么多钱粮和兵器啊。

“若无四十万兵力,臣不敢保证得胜。”徐辉祖想了一下,又道:“若是重练精兵,不需要四十万,只是精兵非一日可练成。”

“如今辽军已与北平贼死战,北平贼军之势定会大损,还需如此多兵力才能平定?”建文帝有些不信地问道。

“北平贼首善于笼络人心,顺天府境内百姓都为其所用,哪怕贼军全灭,贼首也可举全城之力固守北平城,若无数十万军力围之,只怕是攻不下城池。若久攻不下,北平贼又向鞑虏求救,我军腹背受敌,战局更危。”

“圣上,朝廷可先行致书于鞑靼部首领鬼力赤,示之于恩威,令其归化我朝,就可断北平贼后路。”一旁的方孝孺想当然地说道,他以为鞑靼部首领是个大老粗,只要给个官位给些好处就能收卖的。

徐辉祖当然不像方孝孺那么天真,他不屑地看了方孝孺一眼,就道:“鞑靼有贪狼之志,非一纸诏书可收之。”

“不试一试,怎知不可为?”一旁的黄子澄给方孝孺帮口道。

“就算诏抚可成,遣使来回所费时日定是不少,而北平贼之猖狂已在眼前,临时抱佛脚,远水怎可救近火?”徐辉祖虽然平静地说道,不过却是在暗骂方齐黄等人皆是无谋无识之辈。

不过这也难怪,方齐黄之流作为国之栋梁,表现实在是差劲,政治上几乎无所建树,军事上也是昏着层出,如果徐辉祖是皇帝,他早就把这些祸国的书生发配到边疆去继续“深造”了,教会他们什么叫世事维艰。

可惜,徐辉祖不是皇帝,朝廷上他说了不算。

“北平贼如此猖狂,徐爱卿真就无平贼良策?”建文帝问道。

“良策没有,唯有常策。我朝连年争战,国力难支,宜休养生息。北方本该以守为主,不该贸然兴兵,现北方兵力不足,更当固守疆土,练兵备战,待辽军与北平贼拼得两败俱伤之时,再徐图其他。”

“固守?这岂不是坐视北平贼坐大?”齐泰却反问道,作为文官集团的代表,方齐黄三人十分反感引辽军攻北平军这一策略,因为在他们看来,放弃山海关与卖国无异,以后定会恶名留青史,他们这么爱好脸面,怎么能干这种事。

不过这一次,建文帝出乎意料地不顾方齐黄等人的反对,同意了徐辉祖的建议,把山海关和永平府给放弃了。由此可见,建文帝对方齐黄等人已经不再言听计从了,对于方齐黄三人而言,对于他们所代表的文官集团而言,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所以下面很多小官就不停地拿开关纵敌来说事,攻击徐辉祖勾结辽王,意图不轨。

不过这也难怪,说到底,所有斗争都是权力斗争,文官们那义正辞严的外表之下,还真不一定是忧国忧民,很多时候忧的只是自己头上的乌纱和手上的权力。

然而,在世故人心方面,建文帝还处在小学生水平,这种攻击的言论听多了,他也觉得徐辉祖可能有异心,而这一次徐辉祖开口就要四十万军队,这让他更是怀疑。

不过怀疑归怀疑,建文帝还得用徐辉祖,毕竟朝廷上下也就只有这一个大将可用。所以,他一皱眉,就问道:“朝廷不可坐视北平贼坐大,徐爱卿可有压制之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