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无碍。”就在朱高炽犹豫之际,杨溥毫不犹豫地道“其实只要让他们暂试即可,朝廷本就有‘试知府’、‘试知县′的先例,可暂不增级品,先试任,若是果然堪用,再令其转正即可。”
张安世道:“还是杨学士懂得多。”
杨溥笑着道:“不过文官,倒是没有这样的先例,只是太祖高皇帝的时候,有’试千户‘的前例罢了,不过此等事,讲究的就是变通,太平府本就是开了先河,这些都是细枝末节,现在要的只是实效。”
朱高炽微笑道:“你瞧,杨师傅将本宫的话都说了。”
张安世道:“这样的话,那么就算是敲定了。”
“不急。”杨溥却道:“其实还有一件事,没商议好。”
朱高炽道:“何事?”,!
损我太平府形象啊!入他娘,给我找人,找他们的家人,教他们赔钱,赔卫生费和精神损失费。让那陈礼亲自去,下驾贴,好死不死,偏要死在这儿,这是什么意思?”
丘松:
“正因如此,富户和乡贤,绝大多数时候,是挣一百,攒九十。而攒下来的余粮和银子做什么呢?不就是为了兼并土地,购置更多的耕田吗?”
丘松本是被张安世一顿怒骂,骨子里的倔强一下子发作,他本想试着和大哥对峙可听到大哥的这番话,突然觉得自己的骨头软了。
不得不说,大哥是条好汉子,他比俺丘松还狠。
张安世拉扯着丘松,教丘松不要乱跑,丘松只好陪着张安世吃了一顿饭菜。
此时,却有宦官来:“太子殿下请威国公去见。”
张安世讶异地道:“姐夫寻我何事?”
这宦官带着几分焦急道:“应该是公事,很急。”
张安世便再不多言,只道:“那我立即启程。”
说罢,直接拎着丘松,边走边道:“你跟着来,沿途护我周全,别再和朱勇他们两个混账厮混了。”
东宫里。
“正因如此,所以百姓困苦,吃都吃不饱,遑论有什么余财了。”
接到了旨意的朱高炽,目光没有离开圣旨。
良久之后,他将圣旨交给一旁的詹事府学士杨溥。
杨溥已经和太子朱高炽有了基础的信任,他的才能,也得到了朱高炽的认可。
有了杨溥的协助,朱高炽处置起詹事府事务来更加的得心应手,这时,他不得不感谢张安世给他推荐了一个贤人了。
最重要的是,杨溥此人,行事稳重,做任何事,都有自己的主见。许多时候,他提议的事,都让朱高炽信服。
朱高炽道:“杨师傅,你瞧一瞧,父皇如此,是有何深意?”
杨溥只看了看,随即道:“太子殿下·认为呢?”
朱高炽道:“府县的知府和知县,本该是吏部举荐,尤其是四品以下,根本不必如此大费周章,现在陛下予本宫全权”
杨溥摇头道:“此非权,而是责。”
“责?”朱高炽诧异地看着杨溥,眼中透着不解之色。
“可自打这九县有了地,许多百姓都有了余粮,那么就不免有人需要花销,为了节省人力,他们往往会购置耕具。还有……现在牛市也十分火爆。官府又征他们挖沟建渠,也可以挣一些钱。因而……手头的钱虽不多,可这却是数十万户人家啊,每人一日哪怕开销几文钱,积少成多,市面上的购买力,也是不小的。因而,许多小货郎和商贩见此情景便索性在各乡和各县那儿盘下铺面,出售一些农人所需之物,从妇人所用的花布,簪子,孩子所用的玩具,或是布鞋,甚至是开一个给人吃喝的小馆子,也都有利可图。”
“陛下一下子裁撤了这么多的知府和县令,可见对于诸府事务,他极不满意,也抱定了要好好整肃的心思。既然要整肃,那么太子殿下打算让什么人……升任呢?若是后任之人,依旧如此,这天大的责任,便是太子殿下承担了。”
朱高炽苦笑道:“父皇这是给我出了一个难题啊。”
杨溥摇头道:“其实这不是题,因为答案已经写明了。陛下刚刚旌表了太平府,转过头又直接裁撤各府县诸官,这答案不是很明显吗?”
朱高炽显得迟疑地道:“那么你的意思是艹。”
“陛下希望殿下提拔和太平府官吏一样的人。”
朱高炽道:“一样的人?”
杨溥道:“准确的来说,是太子殿下,提拔太平府的官吏,任用他们,治理各府县。”
朱高炽听罢,恍然大悟,便道:“本宫其实也想过这种可能,可是……既如此,父皇下旨便是,何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