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王掌柜是个厚道人,这几个月他每个月的月中去铺子里一趟查账,第一个月亏本了,后面王掌柜按照他的思路把贡品和送礼的产品理念宣传出去了,逐渐开始赚钱。
即便每天施舍乞丐,也不亏欠,反而因为每天请县城里一百多号乞丐喝豆浆,宣传了铺子,让更多烧香拜佛的善心人认为王掌柜是个心善的人,还想给王掌柜捐钱,跟他一起做善事。
不过这些都被王掌柜拒绝了,让他们以后买自家的糕点就算是做善事了。
县城中的几家富户都跟王掌柜那边定糕点,送礼、祭拜、招待客人时都有话题可说,一说王掌柜那买的,大家都说王掌柜仁善,连买糕点的人家也有面子。
对面那家饮子店原本跟王掌柜是竞争关系,但是后来也特意买王掌柜家的糕点祭拜,好像这样更诚信一样。两家的关系也没那么紧张了。
程烨然把铺子赚的钱留着当启动资金,只动了一小部分,让王掌柜去帮忙修一下他在县城里租的房子。
上次来县城,王掌柜帮他租了个带院子的房子,院子里都是杂草,几间屋子也快倒了,跟个鬼屋似的,他叫王掌柜找人修缮的能住人就行,他们搬进去之后再自己添置东西就行。
刚过了年他们就出发了,出发前几天村里人得到消息,都很诧异,还真要去县城读书了?
不过他们看到程烨然带着沈云棠、元宝、野狗和四哥一起,这拖家带口的哪里是读书的样子?人家夏小五可是独自一人去了县城读书,程烨然这怕是去县城做生意了吧。
村民们不乐意了,“你们走了,我们以后少了门挣钱的营生,你不能这么自私。”
“在村里还不够你们挣的?还要去县里,也不看看自己几斤几两,县城里有能耐的人多了,别到时候把家底都赔光了。”
“还是老老实实的在村里待着吧,县城里的人都瞧不上村里人,你们去了也是遭人白眼。”
“大家就别操心了,以后这豆干还继续卖,只不过要去二哥那边买。”
程烨然原本想说总不能因为你们没了赚钱的营生就不让我走吧,我又不是为了你们活着,在村里这些年你们对我也不好,我直接走了也不亏欠任何人。
只是沈云棠有自己的坚持,总觉得豆干不是他们做的撒谎说自己做的心里难受,就研究了一下卤豆干的做法。
最后还真给他研究出来了,味道也好吃,只是跟卖的不是同一种味道,他和程烨然一起商量好了,把这个做豆干的配方给了二哥和嫂子,里面有许多现代调料,他们就拆了包装装在罐子里,跟他们说是秘方,以后他们用完了就去县里取,以后大哥做豆腐和磨豆粉往县城送,二哥做豆干卖,三哥继承爹的木匠手艺,四哥跟着程烨然他们进城做生意,每个人都安排好了。
以后如果有人发出疑问说豆干变了味,他们就说换人做了,手艺自然会有变化。
村里人听说沈家二哥继续在村里卖豆干这才松了口气,又纷纷说沈云棠真是嫁对了人。
以前村里人还经常用“你不听话以后把你嫁给懒汉”当吓唬哥儿的话,现在却无比后悔,这么大的一个便宜怎么就叫沈云棠给捡了去呢。
……
他们租的那个院子在那条巷子被称作鬼屋,一直租不出去,后来听说租出去了,街坊四邻都挺好奇,到底是谁敢租这房子?
可是一直也没见到主家,只见到有工人过来打扫、修葺,弄得阵仗还挺大,把一个鬼屋变换了样子,价值都得翻了十倍。
住在院子左边的是一家姓赵的人家,他们觉得这是个大户人家,来了得好好相处,能沾沾光。
这家姓赵的人家不是别人,正是懒汉娘家的亲戚,以前懒汉的爹娘经常到县城去走亲戚,走的就是这家亲戚。
后来懒汉的爹娘死了,跟这家亲戚也就断了,懒汉懒得出门,这家人也从没去村里看他。
不过他们见过程烨然,那时候程烨然十二三岁,现在即便快要二十岁了,张开了,可赵家人看一眼就能认出程烨然。
这天赵家的小孙在门口跟一群小孩子玩,离老远看到一辆驴车从巷子口进来,小孩子都比较好奇跑过去看,不过赵家的小孩领了命令,如果看到有陌生人搬来要第一时间告诉大人。
赵家的小孩赶紧跑进屋跟大人说:“来了一辆驴车,好多人,好多箱子。”
赵家人听到这话,想必是隔壁搬来了,赵婶子拉着自己儿媳妇去外头看看,要是对方带了女眷、夫郎,就跟对方搭个话,混个脸熟,以后再送点东西表示一下友好。
可是赵婶子走到门口,离着老远就看到了驴车上的程烨然,她脸色一变赶紧拉着媳妇进了屋,“快关门,穷亲戚来投奔咱家了。”
她对着媳妇和几个小孩子做了个嘘的手势,“一会谁也不准出声,谁敲门也别开,谁敢出一声让外头的人听到了,我给谁一个耳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