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从未对他说起过他们的姓名,每次提起来的话语也是断断续续,就连故事都是不连贯的。
“有没有什么特征?比如脸上长了麻子,缺胳膊少腿,脾气好坏,这些都是可以形容的嘛。”
沈在想了想,“脾气不太好。”
脾气不好这个描述其实也很笼统。
不过整个小水村里,脾气最不好的那两口子,是鼎鼎有名的,大家公认的恶公公恶婆娘。
“我好像知道是谁了。”
“我看老赵是和我想到一起去了!”
他这么一说,他们似乎也看出来了,眼前这个男人的眉眼,有几分熟悉。
小水村里不是没有长得漂亮的男男女女。
但是这些年来,要说长得最好的还是老宋家的大闺女,不过她许多年前就去了大城市,嫁给了她青梅竹马的邻居,听说早就在大城市里过上了荣华富贵的生活。
从离开小水村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过了。
“你是不是要找宋国庆家?”
沈在还未回答,周围就有人搭腔:“肯定是了。”
“整个小水村里,就属宋国庆和他婆娘脾气最坏,骂天骂地,看别人家的狗不顺眼都要骂两句。”
“可不是。”
“老赵,还是你眼尖,一看就看出来了,这孩子长得和宋国庆家的大闺女可真像啊,都好看的要死嘞。”
“是说,比电视里的明星还漂亮。”
“说起来我们小水村也有许多年没出过这么好看的人了。你说那些剧组来咱们村挑人的时候,宋家那个大闺女要是还在村里,能不能被挑上去?”
话题不知怎么的,就扯得有些远了。
“肯定能,宋家大闺女眼睛大,皮肤白,五官紧凑,小时候就像画里面走出来的小仙童,长大之后越来越标致,电影公司肯定都抢着要。”
“到时候我们小水村也能名声大噪。”
“可不是。”
说着他们也有些感叹。
不过很快就把话题扯了回来。
热心肠的老人家帮沈在指了路:“你顺着这条道走到桥头,从桥对面那个巷子里进去,再往里走,门口贴着个福字的那户人家,就是宋国庆家。”
沈在低声道了谢。
倒是很礼貌。
他往宋家那边走过去,桥头这边的老人还在议论他。
“老宋家命真好,这叫什么?歹竹出好笋!”
“他们老两口是蛮横不讲道理的人,生出来的孩子是一个比一个出息。”
听说大闺女早就在大城市里过上了不愁吃穿的好日子。
另一双儿女,如今也在首都,都是国字级单位里头工作了。
往后几代,都不用愁了!
更不用过回以前种地割草的苦日子,这叫跨越了阶级,厉害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