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问着来人:“查清楚了?”
来人道:“回皇上,查清楚了。当年,五皇子把梅侧妃与赵王妃的孩子对调了,小郡主在当天就夭折了。”
皇帝一把将手里的茶盏砸在地上,外面站岗的太监都听得把头低得不能再低了。皇帝恨声道“蠢货,真是一个蠢货。把朕蒙在鼓里这么多年。”为什么要把孩子换了,无非就是赵王需要一个嫡子,需要一个嫡子充门面。
赵王妃的葬礼办得很隆重。
也不出赵王妃的预料,赵王妃的父亲知道女儿病逝世后。悲痛欲绝,可他是封疆大臣,不能随意走动。只得让致仕在家,当教书先生的大儿子,也是赵王妃的亲哥哥,来参加丧礼。
钟大老爷五内俱崩。这是她嫡亲的妹妹,从小父母与他们几个当哥哥的如珠如宝一般疼在手心里,就这么去了。钟大老爷太过伤心,都哭晕过去了。赵王将他安排在客房里歇息一下。
钟大老爷刚醒过来,就听到喧闹之声。忙起身,穿好衣裳出去。见着外面是王府里的侍卫。抓着一个侍女。那侍女可怜兮兮地看着他,好象有无数的话要说。可是嘴巴被堵住了。
侍卫头领皮笑肉不笑地说道这是一个盗贼,趁着府邸里办丧事,偷了府邸里财物想要逃脱:。
那侍女见到已无转圜的余地,眼里全都是绝望与悲痛之色。
等侍卫走后,大老爷直觉就有问题。问了身边的长随:“阿忠。这个丫鬟你可有见过?是不是王妃的贴身丫鬟。” 这叫阿忠的长随是老太爷亲自挑选的,人非常机灵,嘴巴也会说,常年在江南与王府里跑。对王府里的丫鬟随从都甚为熟悉
长随丫头“没有,我没有见过这个丫鬟。”
郑王府内,沈涧兴奋地说道“王爷,我们可以把这个消息散布出去。相信很多人会怀疑里面有内情。钟家的人,也会与赵王起了嫌隙之心。”
陈先生也觉得应该趁热打铁。
郑王考虑良久,想起温婉的话,放弃了这个计划:“一旦传扬出去,闹出来,也是我皇家的丑闻。再行其他的计策。”
郑王的话,让沈涧与陈先生一瞬间以为他转了性子。王爷什么时候这么大仁大义
赵王妃的丧礼,温婉也派了人送去了一份厚重的仪礼。皇帝下了道圣旨,追封思月为月如郡主,品阶为正三品。怎么说,思月都陪在皇帝身边这么长时间,虽然总是甩些小心思,但也为皇帝带去了不少的欢乐。
这对外人来讲,是一种恩宠。可这种恩宠对于赵王、对于梅侧妃来说,却是撕心一般的难受。三个儿子,没一个有封号,就连有着嫡子名义的儿子,也没有封号。就这样简简单单地下葬。
作者话:看到有书友说做梦这一环节很狗血,考虑了一下,好象是有那么一点。上一章修改了,大家要是看得不连贯,重新看一遍。
继续求粉红票支持,谢谢大家。
第二卷 一一三:两虎斗
收费章节(16点)
一一三:两虎斗
二月的天,正是大地回舒的季节。冰雪融化,树木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嫩的叶子。
赵王妃的事落后,温婉没见到皇帝说一个字。但是温婉敏锐地察觉到,皇帝看向赵王的眼神,与以往不一样了。这就够了。
风很很柔和,空气很清新,太阳很温暖。温婉走在路上,子嘲着也不知道自己那张面具还要戴多长时间,很累。只希望如讨厌的冬天一样,越快过去越好。
夏影走进来,面色很是犹豫。
温婉对夏影彻底的无语。也不知道是真怕了,还是装的,每次有事都一副很为难的样子。她不问,就这样眼巴巴地看着你,非让她问有什么事,否则就不给说。
温婉看着又是故计重演,不耐烦地说道 “有事你就说?”
夏影小心地说道“王爷被御史弹劾了。”
温婉眨巴了一下眼睛。舅舅做事极为分寸,差事也是兢兢业业,不敢出一分的差错。怎么会被御史弹劾。温婉很稀罕,鸡蛋里终于挑出骨头出来了。
听完缘由后温婉不由得笑了出来,原来御史弹劾说是三表哥祁慕与民争利,打死了人。御史弹劾郑王纵子行凶,治家不严。
真相如何,只有当时人知道。让夏影失望的是,温婉听完,眼睛都不带眨一下。该做什么做什么去了。
没两天,御史弹劾郑王,说郑王纵容属于收受贿赂。参与了去年广州的贪污腐败案。甚至还利用玉飞扬牵扯上郑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