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外城,西城某寻常民宅中。
方以智神情颇为坚定地道,“明日闯贼将在东华门外设水陆道场,为先帝礼葬,我即为先帝臣子,必须前往拜祭!”
听方以智这么说,艾华生不禁脸色难看。
他是京师讯风卫团副——其实手底下并没有多少正式的讯风卫,只不过因为京师目前被列为讯风卫工作中排名前几的危险之地,又责任重大,故级别较高。
不过,京师的谍报工作虽然艰难、危险,却也很容易立功。自他赴任以来,便通过打探、搜集情报,立下不少功劳。
只不过那些都是小功。
而他们若是能将眼前之人救出京师,或者说从京师带回大崋,那才算是立了大功。
盖因讯风卫对要在京师营救、策反之人进行了序列划分。
第一序列为有助于大崋未来发展或对局势有重大影响之人,如此眼前的方以智,又如大顺左军师李岩等。
这类人物屈指可数,每一个都颇为重要,也很难营救或策反。
比如说李岩,虽然讯风卫早有谍探打入了顺军内部,可却一直不敢接触李岩。如今李岩随李自成攻占了京师,讯风卫对其策反依旧没有半点进展。
因为并非是死任务,所以北方讯风卫几乎已经放弃了策反李岩的想法。
便是眼前的方以智,艾华生等也是好不容易才取得其信任,并促成眼下局面的。
在大明这边,士林、读书人群体提到方以智,便会提到复社四公子(或江南四公子),因为方以智是复社四公子之一,名声与侯方域等并列。
可在讯风卫的档案中,方以智与侯方域等人一开始就是两个级别——侯方域等属于不怎么重要的普通士绅子弟,而方以智却是大崋要极力策反、营救之人材。
另外,方以智此前的人生轨迹也与侯方域等颇为不同。
侯方域三人是屡试不中,但方以智却是先中举,又在崇祯十三年中进士,且名列殿试前茅,被选为庶吉士。
后又有人向崇祯推荐方以智。
崇祯遂在德政殿召方以智问对,方以智“语中机要,上抚几称善”。不久,方以智先被放到工部观政(实习),很快就擢升为翰林院检讨,并充当永王、定王的日讲老师。
虽然并非太子日讲老师,但亦足见崇祯对方以智才华的认可。
方以智亦颇受感动,职责之内尽心竭力,职责之外也多有建言。
若非历史已改变,后来他还会高升为崇祯的侍讲官。
他如今翰林院检讨的官职只是从七品,且无定员,没什么含金量。
可若成为皇帝侍讲就不一样了,不仅是正六品,而且只有两人。
若是调入六部,极可能成为正五品的员外郎,最差也是平级的主事,而以崇祯迅速提拔宠信之臣的习惯,便是直接被任命为郎中乃至侍郎都是有可能的。
可以说,方以智如今与崇祯的君臣关系虽非热恋期、蜜月期,却也算是情感升温期。
所以方以智对京师被顺军攻破,崇祯在煤山自缢殉国之事很难接受。
那一日,方以智也萌生了以死殉国的想法,幸亏艾华生极力劝说,方以智才放弃。(事实上,历史上方以智也没有为崇祯殉死——君臣关系、感情确实还没到那份儿上,另外崇祯后期很有些喜怒不定、动辄将人问罪的小暴君趋势,并不那么得人心。)
艾华生本以为,等过段时间,离开京师的渠道确定了,就可以带着方以智走。
哪曾想,今日方以智听闻崇祯下葬,竟想要去拜祭、哭丧。
这不是为难他们这些讯风卫么?
“方先生,崇祯葬礼顺军必会严密监视,先生此前并非明廷重臣,才得以藏身这外城,不至于被顺军所搜缉捕。
可要是方先生非去拜祭崇祯,必然会为顺军注意。如今顺军正满城的抓捕前明官员追赃助饷,难道方先生也想被抓去,尝尝那夹棍的滋味?
另外,方先生当知道我等之任务,便是将您安全送回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