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若直觉感到应该不是什么好事,她忙岔开话题,道:“另一个听说是蒙古的小子?”
“他原是在内廷受教,常在宫中行走的。不过你原不关注这些,不知道也正常,法喀应该知道他,正是策凌。”康熙道。
策凌。
敏若起身去寻茶壶,一面暗暗扬眉。
这策凌,她还真知道。博尔济吉特氏出身,成吉思汗嫡系后裔,血统“高贵”,但家世原不显,不过是漠北的一个中等部族。早年部落被准噶尔部打散,康熙二十九年噶尔丹败于清军,康熙三十年时喀尔喀内附,隔年其祖母携策凌与其弟投靠朝廷。
康熙厚待策凌,授爵赐宅,允他入内廷受教。
此时他年轻尚且不显,但再过些年,就该到他崭露头角的时候了。
这位策凌是清朝历史上早期赫赫有名的蒙古出身将领,硬是在雍正朝凭军功混了个王爵的博尔济吉特氏子弟,标准狠人。其妻是康熙第六女,也正是敏若的小学生甘棠。
历史上康熙给六公主的封号敏若已经记不清了,却记得这是一桩标准的政治联姻。六公主无子,策凌死后公主的继子袭爵,而公主本人出嫁未几年便病逝,二人也未曾相守多少年,策凌临终前却请求与公主合葬。
策凌一生为大清效力,因出身而处处谨慎,步步求周全,临终请与公主合葬,又有多少是出于感情,有多少是为向清廷表忠心、为子孙后人铺路?
非是本人,谁都说不清。
这是个能人、能臣,能凭本事在江山大盘稳固的清早中期杀出了个异性王爵,又凭谨慎周全保自己得了善终。
如果不出意外的,今生,六公主额驸恐怕还是他。
康熙有心扶持一个对漠北部落的代理人,也不打算叫土谢图汗部一直一家独大下去。策凌的身份、能力、对他的忠心感恩,种种叠加,简直就是最佳人选。
要施恩与策凌,表达亲近,嫁公主是最好的选择。
策凌是康熙十一年生人,六公主甘棠是康熙二十二年生人。
老夫少妻,政治联姻。
理智上敏若知道以策凌历史上的谨慎,成为六公主额驸之后绝对不敢对甘棠有半分不利。不说谨慎,哪怕是出于对康熙厚待的感恩,他也会善待大清的公主。
更不必提如今的甘棠壮得能一拳打死小牛犊子的身体,平安活到七十绝对不成问题。
比起历史上大多数的清朝公主,她今生都会过得顺心许多。
可出于做长辈的私心,她舍不得甘棠。
策凌确实是个能人,从今日之坚毅果决便可见未来风采。可从感情上讲,他却实打实地大了甘棠十一岁,这十一岁,代表的事情太多太多。
可康熙的旨意若下,她们哪还有反抗的余地?
敏若心里骂了句爹——当然不是骂自己爹。
只恨,这些小姑娘们根本没有自由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利。
静彤为自己争取到了追求权势的自由,可又何尝不是她为自己选择了最陡峭的一条路,才换来的刀尖上的自由?
甘棠之事尚在日后,眼下就开始操心为时尚早。
如今康熙那小脑瓜里的“绝妙想法”与甘棠无关,却更让敏若无语至极。
我的板砖呢?
谁给我递一块来,我帮我对面这人清醒清醒。
这家伙是被狼吓傻了还是被马尥蹶子冲到脑袋了?……不对,马会尥蹶子吗?
这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