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中学的管理目前最大的困难在于,对那些有后台和背景的学生,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
如果想要管,那么就要彻底纠正他们身上的各种不良风气,但是这些学生到这里来,很多都只是为了混日子,如果这里的生活让他们感到不舒服,那么他们就会转学,给学校造成经济损失。
甚至于,如果管得太深,他们还可能会在家长面前歪曲事实攻击学校,使得这些家长间接或直接的对学校施加压力。
但是如果对这些学生彻底撒手不管,学校风气就会被败坏,既有违教书育人的宗旨,长此以往也会损害学校的社会形象。
这样一来,同样会对学校的经济收入构成恶劣影响,因为家长们不可能将自己的孩子送入一所声望不佳的学校。
长时间以来,北海中学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就在“管”与“不管”之间极力取得微妙的平衡。
现在庞劲东的出现给李养韬提供了改变现状的机会,对于那些想管却无法管的人或事,学校今后大可以由庞劲东这样的人出面。
管好了皆大欢喜,如果管出了问题,学校可以一推二六五,让责任全部由庞劲东来承担。
到时候学校只需要把庞劲东解雇,北海中学照样还是北海中学。
一想到这些,秦雨诗隐隐的担忧起了庞劲东,或许就此落入连串的麻烦当中。
但是李养韬的这个主意,又的确对学校有好处,使得她不知道自己究竟应该是赞同还是反对。
第五十九章 被遗忘的东东
秦雨诗还没有拿定主意,李养韬对她发问了:“你认识这个庞劲东?”
这个问题证明秦雨诗与庞劲东的那番谈话,同样被人汇报给了校长,秦雨诗不由得感叹这个世界有太多的告密者。
不过她本来就没打算隐瞒这层关系,坦然承认道:“我和他做过短时间的邻居!”
李养韬点点头,又问:“你对这个人了解多少?”
秦雨诗不假思索便回答:“几乎一无所知。”
“他有个妹妹在我们学校就读?”
“好像在二年三班,名字叫庞无双。”
“是她……”李养韬摸了摸下巴,陷入了沉思之中。
全校有近千名学生,其中绝大多数李养韬都不认识,但是庞无双却属于少数当中的一个,因为她当初入学的手续,就是由李养韬亲自办理的。
章经略咳嗽了一声,问李养韬:“这个学生有问题吗?”
“问题倒是没有……”顿了顿,李养韬又说:“但又好像有……”
秦雨诗和章经略几乎是不约而同的问:“为什么这么说?”
“她入学的时候拿出的户籍和其他方面的证明,给人的感觉都太新了……”
秦雨诗对李养韬的说法感到很奇怪:“为什么说太新了?”
“我也说不清楚,总之看起来有些假,就像是伪造的一样,但却又是真的。”叹了一口气,李养韬不无奇怪的说:“比如说她的简历上写的是,转入我校之前就读于云南的一所高中,但是我给那所学校打电话求证过,结果对方说他们那里根本不曾有过这个学生。”
李养韬曾向二年级的学年主任和三班的班主任了解过庞无双,他们都说出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庞无双从不对任何同学和老师谈及自己过去的生活。
按理说,这个年纪的孩子说起话来经常是口无遮拦的,但是庞无双即便是面对别人的追问,也绝对不吐露半个字。
这种反常现象再加上古怪的个人资料,使得庞无双这个学生看起来就像是凭空冒出来的一样。
还有一件比较奇怪的事情是,庞无双在有的时候表现得家境非常富裕,但是却从来不张扬,多数时候看起来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孩子。
不过李养韬不会对秦雨诗和章经略说太多,因为在庞无双入学这件事情上,他拿了庞佩珂太多的好处,而且庞无双的这些事情至少在目前看起来,不会带来什么麻烦或者危害。
李养韬哪里知道,庞劲东为了隐藏庞无双的真实身份,委托金振宇做了许多工作。
从法律和个人档案这两方面来讲,如今在国内的这个庞无双,除了名字还是原来的那个名字,与长箐山那个庞无双根本就是两个人。
庞劲东离开北海中学后,本来打算直接去姑姑家,一直等到庞无双放学回来,问清楚那个所谓的“箐帮”究竟是怎么回事。
可沈家瑶却在这个时候打来了电话,告诉庞劲东,她现在正在庞劲东家门前。
庞劲东急忙赶回家里,把沈家瑶请进屋里,话还没有来记得说,来自米丽娅、伊莎贝尔和林佩雯的电话接连打了进来,都是商议在国内成立血狮军团分公司的具体事务。
庞劲东和她们商议好之后,时间已经过去了半个小时,庞劲东放下电话之后吓了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