椅上,眺望着远处的长箐山。
德钦巴丹指挥的这支部队是md政府军中的一个怪胎,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支部队由许多不同民族的士兵组成,却配备了先进武器和强大火力。
一般来讲,被少数民族武装弄得焦头烂额的md政府,不会这样信任少数民族士兵。
在md政府的很多人看来,把他们装备起来等于给自己找麻烦,但是二零六团的诞生是有一定历史原因的。
md政府和军队一度盛行大民族主义,作为主体民族的缅族排斥其他民族,使得少民难以进入政府和军队。
同时,官方还对少数民族采取强迫同化政策,在全国实行文字统一,禁止少民进行本民族语言教育。
这也是很多本地民族**的原因之一,缅族的大民族主义达到顶峰的时期,正是md政府国内局势最混乱。
后来的md政府对当初的这一政策进行了反思,虽然没有根除大民族主义,却还是做出了一定让步,恢复各民族的文化、风俗、宗教、传统信仰,吸收少数民族进入政府和军队并担任要职。
md全国由此出现了和平喜色,md政府与各派武装的停火协议,也是在这种情况下签订的。
md政府为了对少数民族表现出信任与友好,做出了许多姿态,其中就包括组建二零六团,并在装备上予以大力倾斜。
从内心中而言,md政府本来并不信任二零六团,所幸这个团划归七十七师之后,既不惹是生非,也足够听话,md政府也就渐渐的放心了。
通莱作为一个缅族,不仅是中央集权体制的拥护者,还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大民族主义者。
他当然不能够容忍七十七师麾下有这样一支部队,无奈二零六团做为md政府对外界做出的样板工程,加之该部队除了畏战之外也没犯什么错误,通莱倒也无可奈何。
不过,这不代表通莱没有任何作为,正好相反的是,做了一个很歹毒的安排,就是将二零六团部署到前沿。
这样一来,md政府军一旦与少数民族武装——包括果敢特区的军队——发生冲突,二零六团就能够第一时间被投入战场。
按照通莱的如意算盘,这样可以借助敌人的火力歼灭这支部队,自己则可以坐看这些异族互相杀来杀去。
“以夷制夷”这种策略被华夏人玩了几千年之后,落到了通莱的手里,结果玩得很不顺手。
通莱在二零六团发现了一件事,是md政府和军方其他人都没有留意到的,不知是因为凑巧还是其他原因,该团的官兵多数都来自滚弄及附近地区,包括团长德钦巴丹。
与已经被同化的其他md华人不同,果敢人坚强的保持着本民族的文化和传统,在滚弄地区的影响非常大。
东南亚其他地区华人的影响也非常大,不过主要体现在经济领域里,果敢人和他们不同,影响主要体现在文化上。
果敢人非常重视教育,华文学校始终坚持教学,即便在被md政府取缔的年代里,华文教育也以各种名义私下进行着。
第四十二章 德钦巴丹
事实上,重视教育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只是果敢人继承的非常好而已。
相比之下,当地的其他民族对教育就比较忽视了,甚至直到今天还盛行“读书无用论”。
当然,这也是因为这些民族文化落后和单一,无法与拥有丰富多元文化的果敢人相比。
而且他们没有教育理论和体系,缺乏可以担任教师的人,结果无法给自己的后代提供足够和良好的教育。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向往文化知识的其他民族居民,便将孩子送到了果敢人的学校学习。
可以相见的是,这些孩子进入果敢人学校之后,接受的是完全的汉文化教育,而这样的人必然对汉民族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
果敢学校对此采取了一种十分明智的错法,那就是对这些少数民族的孩子来者不拒,甚至于免除全部学杂费,由此培养出一大批亲向果敢人的少数民族。
此外,由于果敢人数量多,经济生活较为发达,也影响了其他民族的居民。
很多没有接受汉文化教育的少数民族同样懂得汉语,并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汉文化。
由于汉民族温和的性情能够平等和友好的对待其他民族,汉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能够吸收其他民族文化中有益的成分,使得这些少数民族对这样一种同化并没有产生排斥和疑虑。
结果多年下来,滚弄地区的少数民族与果敢人的关系非常好,甚至有很多少数民族的青年根本就把自己当作果敢人,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就是德钦巴丹。
德钦巴丹本是缅族,由于其母很早就过世了,因此极少有人知道他的母亲是果敢人。
与其他很多少数民族的孩子一样,他在滚弄的果敢人当中长大,自幼学习的是汉文化。
血统和文化上的双重影响,使今天的德顷巴丹在本质上完完全全是果敢人,只是日常对话说的都是缅语。
说起来,德钦巴丹对md政府十分不满,成年之后却阴差阳错的加入了md政府军。
尽管通莱用各种能够想到的恶劣词汇形容德钦巴丹,事实上德钦巴丹很有才干,因此升迁迅速。
因为考虑到德钦巴丹是缅族,md政府军才任命为二零六团团长,考虑到民族成分却忽视了个人背景。
通莱虽然觉察到了背景问题,却没有意识到这种背景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否则他绝对不会派遣二零六团攻击长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