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骄不躁,还沉稳有礼,小伙子是个能干大事的人。
“走,咱们去王校长办公室,我有些话要和你说。”
三人来到校长室。
宋远航是年轻人,沏茶倒水,当然是要主动包揽。好在现在还没洗茶温杯闻香那些玄虚讲究。
陶瓷缸子大叶茶,热水一冲就完事。
“小宋你坐,来之前,我已经看过你的档案,也问过县中学的何校长和刘老师。你在校期间踏实好学,努力上进,他们对你的印象和评价都很高。我这趟来呢,主要是想征询一下你的意见,想不想进我们文化局?只要你点头,王校长放人,我马上就回去打报告,申请组织把你的工作关系调到我们文化局去。”
一篇省级刊物可能还不够分量,要曲线救国,先借调再入编。
但现在连《华夏青年》都让宋远航去首都改稿了,那还有啥障碍可言,赵立伟现在就能拍板决定。
这样的人才不在文化局,是他们工作不到位,是失职!
“谢谢您,赵局长,您为了我这么大老远地跑过来,我真的特别感动。”
好话不嫌多。
赵立伟虽然不爱听马屁话,但那也得看是谁说。
现在他就喜得眉开眼笑,端起茶杯喝口水,心里都暖呼呼的。脸上硬朗的线条也柔和几分,看向宋远航的目光,那叫一个亲切。
“我上学的时候就立志当一个作家,能去文化局工作,当然是求之不得。但我觉得自己现在的水平还很有限,还需要学习更多的知识来提高自己。相比去文化局上班,我更想去上学,我想参加高考,继续深造。”
宋远航是深思熟虑过的。
去县文化局上班,端着铁饭碗吃国库粮,对这个时代的绝大多数年轻人来说,当然是梦寐以求的大好事。
但宋远航不是。
他想飞得更高,想去更远的地方看看。
九平县,注定只是他的,而非他人生的终点。
在八零年代考大学是很难,但不试试又怎么知道自己不行?
原主的功课底子不错。
1978年落榜,除了第一次高考太过紧张,没发挥好,数学也是严重失常,拖了后腿。
而宋远航当年高考,数学可是满分。
他生病期间,还穷极无聊地刷过历届高考数学真题,虽然记不得1980高考数学的具体内容,但考个好成绩绝对不在话下。
至于让80年代绝大部分学生畏之如虎的英语,在1980年的高考里才占30分。
这倒是让宋远航颇感遗憾,要是100分制,他连清华北大都敢想一想。
本站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