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男一本来是同一个人,但因为善面与恶面的人格分裂般的设定,他在剧中其实是类似红与蓝这种一人分饰两角的存在。因为太过极端,严曼琳便很干脆的将他打为了男二。
严曼琳哼了一声,
“女一的角色很好找,这种天真善良傻白甜的角色,即便没有汤玥也可以有别人,但女二要演出那种高冷智慧和生活小白的反差,可不是那么容易,尤其是这很考验年轻演员的演技,如果演不好,这部剧就几乎毁了一半。”
“所以你绝不许把她拿去做人情,我会严格把控,有丝毫不合我心意,我不会让她进组。”
如果单纯只是魔法少女拯救世界的本土化,有什么意思?
这样的剧实在是太多了,观众都看得厌烦了。
此时严曼琳想要表达的是,两种不同文明的冲突。
玄学和科技的矛盾。
这种碰撞所带来的乐趣。
一般来说,当把故事放在具有奇幻元素的校园背景上时,玄幻的那方通常对科技有一种碾压。
是的,如果在其他方面,或许有科技胜过玄幻的可能性,但这偏偏是校园剧,能指望校园距离有多少高科技?
在严曼琳的设定中,女二就是科学的代表,是科学虔诚的信徒。
在她的世界观里,一切妖魔鬼怪都是封建迷信,是蒙昧的古代人无知的幻想,可以用科学来解释。
而因为她的知识涵盖特别的广阔,一些普通人无法自圆其说的,在她这里都能找到解释,也就是所谓的遇事不决,量子力学。
女二是真的能够找到一条逻辑链相当完整的量子力学的。
相反,女一作为一个初入玄学不久的新人,她在自己领域的涉及度是不如女二的。
比如说女一在玄学,她可能只有三。
而女二在科学却占据到了七八,甚至是九。
这种程度上,女二对女一形成了一种碾压。
这在严曼琳看来,生活在科学国度的观众是很有代入感的,同一时刻,站在上帝角度的他们又清楚整个世界的设定是存在玄学元素的,他们又对女二有一种优越感,迫切的想要看到女二唯物主义世界观破碎的那一刻。
这就是一种期待感,把观众的兴趣高高的吊了起来。
这是严曼琳的作品中一种非常常见的特性:她很会留钩子,让人欲罢不能。
但往往又会产生一个缺点,那就是她的思维太过跳跃,反而让观众看不懂了,好像随时随地都能找到逻辑上的错误,然后拼命的反驳对方。
甚至就连严曼琳自己,当她想表达的因素太多,所展开的观念太过宏大,而仅仅目前的篇幅还不够她讲清楚的时候,就有可能会产生这样的毛病,那就是逻辑不能自洽。
形成了一种表面矛盾。
于是就有了这种两极分化的评价。
严曼琳显然也知道自己的毛病,在写了多年的剧本,跟了众多剧组后,她逐渐的找到了这种平衡点,找一个足够老道吃透市场、能稳定的把自己拉回主线的导演,和自己一起监制这部剧完成。
这个导演,就是现在坐在她身边的这一位,柏林导演。
(本章完)